Saturday 7 September 2013

月餅應該是圓的

「一年容易又中秋,有人快樂有人愁。」這是兒時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今時今日,中秋已異化成無限商機,但教人愁的是,節日傳統氣氛卻年遜一年。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提及:「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意。」故此,中秋又名「團圓節」,而月餅亦叫「團圓餅」,寓意闔家團圓。月餅應該是圓的,縱使現今大部分的月餅已變成了方形。中秋節吃月餅,就和端午節吃粽子與元宵吃湯糰一樣,是中華文化彌足珍貴的傳統習俗,沒有月餅便成不了中秋。

雖然「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但月餅的歷史卻可追溯至殷周時期。當時江浙一帶有種紀念商朝太師聞仲的「太師餅」,被視為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進了芝麻、胡桃,於是出現了以芝麻、胡桃仁為餡料的圓形餅,稱為「胡餅」。

到了唐代,民間開始出現胡餅餅師和專門售賣胡餅的店舖。據說某年的八月十五,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玄宗嫌胡餅名字不雅,楊貴妃凝望當空明月,「月餅」二字脫口而出。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取代了「胡餅」。而中秋成為節日,據說也始於唐代。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便有了過中秋節的習俗。

月餅,又稱宮餅、小餅。相傳北宋皇室過中秋,喜歡吃一種叫「宮餅」的食品,「宮餅」又叫「小餅」,也就是月餅,而餡料則更細緻。東坡居士《月餅》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酥和飴,說明了餡中摻入了油和糖。

小時候,母親常常叫月餅為「油餅」。記憶中,那時的月餅盒內都有蠟紙,而蠟紙都會沾滿月餅的油脂而顯得半透明狀。當時的月餅盒是紙盒,後來完全由鐵盒代替。我們小時候經常將紙盒改做成玩物,其樂無窮。

廣式月餅的包裝通常是四個為一單位,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時,四個月餅疊在一起,用玉扣紙包成圓柱體,豎立擺放,稱「一筒月餅」,外面貼有紅色蠟紙,註明品種。使用月餅罐或紙盒包裝是到了廿世紀,月餅被商品化以後的事,一般仍然是四個一盒。除了鐵和紙,我也曾見過木製的月餅盒,相當別緻,是逸東酒店出品。事實是,當時我就是為了那個木盒而買了兩盒月餅,至今仍保留着一個木餅盒,用作盛載一些「小物事」。

古時候,月餅其實是祭品,用以祭月。《禮記》云:「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也就是在秋分的晚上祭月,在古代是和春天的祭相對的。記得母親愛說「拜月光」,每年的中秋拜月,是年中大事。但時至今日,拜月的習俗幾成歷史。至於月餅的形狀,雖隨歷史的演進和各地方特色而有異,但大體上應是圓的。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有這樣的記載:「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這與廣式月餅相似,廣式月餅的特點是皮薄鬆軟、油光閃閃、色澤金黃、油潤軟滑、圖案精緻,餅身呈腰鼓形,餅底呈皮色幼砂眼,不易破碎。

唐宋以前,關於拜月的記載較少,而當此兩代,祭月之風已盛,且多是和賞月聯繫在一起的。到明清時期,這風俗更加流行。明清北京的拜月之俗,多是八月十五晚間家人團聚,等月亮升起之後拜月。《帝京景物略》云:「八月十五日祭月……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

從前,雖然家境不好,但每年的中秋,母親必定購備月餅,和各式水果,準備「拜月光」。水果計有柿子、橙、蘋果、梨、柚子、葡萄、楊桃、香蕉等,也有花生和菱角。「拜月光」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儀式,而我們便等母親拜完月光,一起吃水果和月餅。月餅必定是拜完月光才吃的。一家人一起吃,特別窩心。

除了拜月光,吃水果,中秋最令人期待的是提花燈。小時候,每逢中秋,大街小巷都滿是提着花燈的孩子,也有成人。人影疊疊,燈影處處,遍充中秋的氛圍,節日的喜氣。今天,這份節日的氣息已不復往年。點蠟燭、提花燈亦漸成集體回憶。

蘇軾的《中秋月》詩云:「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時代在變,傳統在消失,而每年的中秋,不變的是特別圓的月亮。我懷念一家人在團圓節一起吃月餅的日子,懷念大伙兒提花燈點蠟燭的夜晚。畢竟,月餅應該是圓的。


曾偉強
二○一三年九月七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