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狂潮正在吞噬香港的味道。曾經,粥麵店是尋常百姓的至愛。曾經,一碗「大蓉」可以是普羅大眾的一頓晚餐。曾經,銅鑼灣有一條食街。俱往矣,今天,整個銅鑼灣,以至整個香港,就似乎只為自由行服務。
一九七一年開業至今,具有四十二年歷史的銅鑼灣利苑粥麵,不敵加租壓力,一月廿九日正式結業。利苑粥麵以雲吞麵、豬潤粥聞名,店舖位於銅鑼灣崇光百貨後面的駱克道。這消息甫傳出,即時成為城中熱話。但究其實,結業的底因卻值得深思。到底是時代的巨輪砸平了舊日的痕跡,還是我們的上層建築在蓄意改造我們的社會。
一家已有四十多年歷史的店舖,不僅是一家商店那麼簡單。它是歷史的見證,充滿街坊港人集體的回憶。一碗粥,一碗麵,吃的亦不僅是粥麵的美味,還有一口獨特的人情味。當香港的老舊小店與個體戶逐一消失,不論是被迫還是自動退出歷史舞臺,總會帶來一點感傷。但教人欷歔的是,香港的味道正在消失於無形。然而,我們的政府在高叫適度有為的同時,卻又放任市場;在大談保育活化之餘,對此卻熟視無睹,究竟是刻意讓歷史消失,還是真的不愛歷史?難道這個都會繁華得只剩下非人性化的大商場連鎖店?
一碗雲吞麵,亦不僅是一件貨品。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傳承。根據考究,雲吞麵最早發源於清末民初,廣州西關一帶,相傳是同治年間從湖南傳入,由餛飩演變而來的。餛飩起初是用於祭祀的,在宋代,每逢冬至,各家以餛飩祭祖,祭畢全家長幼分而食之。當時富貴人家一盤祭祀餛飩,有十多種餡料,謂之「 百味餛飩 」。南宋後,有販子肩挑着餛飩四處出賣,餛飩開始流入市肆,後來才演變成店舖經營。
廣東地區的雲吞麵在行內俗稱為「蓉」。在六十年代,雲吞麵分有大蓉、中蓉和細蓉三款,也就是大、中、細碗的別稱。大蓉約售七角、中蓉五角,而細蓉為三角。一般勞動階層,晚餐「無着落」時,便來一客大蓉充饑。當時大蓉有七粒雲吞,中蓉五粒,細蓉則有三粒。
至於為何稱為「蓉」,據說是「芙蓉麵」的簡稱。而「芙蓉麵」則源自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句中的「芙蓉如面」四字。因為賣雲吞的人,認為雲吞浮在湯麵上,活像出水芙蓉般美,而其形態亦有如芙蓉花,因此便稱雲吞麵為「蓉」了。
廣東的雲吞麵,以鮮蝦豬肉為餡料,配以梘水蛋竹昇麵。可惜的是,在香港,手打的竹昇麵店已愈來愈少,一來成本高,二來青黃不接,這門技藝亦有被淘汰之虞。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亦是一種承傳,歷史的印記。不禁問,自由行旅客不是一樣愛吃香港的地道美食嗎?但問題是,由月租三十萬倍加至六十萬,一碗雲吞麵要賣多少錢?每天要賣多少碗?對於業主而言,這多出來的三十萬真的如此重要嗎?即使利苑不結業,亦非香港尋常百姓負擔得起的麵食了。這又怎不教人嘆息?
自由行已不獨改變了香港的商業行為,也在慢慢的改變了香港的人文生態。利苑結業亦非個別事件,整個銅鑼灣,以至香港其他購物熱點,為迎合自由行,亦已趨向商舖商品單一化,這到底是自由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還是上層建築有意塑造的局面?不禁問,當香港失去本土的色彩,香港的價值何在,還會是我們熟悉的香港嗎?
曾偉強
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七日
刊於二○一三年二月六日《星島日報》
刊於二○一三年二月六日《星島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