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1 June 2012

看「豐子愷的藝術」有感

藝術,不一定高深難明,看豐子愷的漫畫,言簡意賅,一目了然,寓意深長,歷久彌新。真正的藝術,就是能夠觸動人心,引發共鳴。

豐子愷可以說是中國漫畫的第一人。他一九二四年首次在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發表畫作人散後,一鈎新月天如水》,並將隨後陸續發表的畫作稱之為「漫畫」,自此中國才正式開始有「漫畫­」這一名詞。

現代中國出現了不少藝術家,豐子愷是其中之一。他師承堪稱天才的弘一大師,不僅學會了大師的藝術,也學會了大師的慈悲。對天地萬物,生起愛護之心,而養護萬物,最終就是護養我們自己的心,一顆悲憫之心。

豐子愷以悲憫之心觀照天地萬物,因而萬物皆有生命,亦有感情。在《有情世界》中,豐子愷畫出書桌上各物件的表情,其中壺瓶扇子、書花筆墨,表情安祥,唯獨日曆發愁,似在慨嘆日月之飛馳,而時鐘則有慍怒之色,不知所為何事?也許在責備人類虛度時光。看《努力惜春華》,真有少壯不努力之嘆,亦只有努力灌溉,才能讓盆中植物茁壯成長。人,不也是一樣?

看「有情世界 豐子愷的藝術」展覽,令人頓覺祥和,愧耻之心油然生起,亦同時敬佩豐先生憐憫天地和充滿童真的心。愧者,自身學人講環保,卻不及豐先生的洞見;耻者,童心不知何處,只有面具示人。

《晨出》的父親,在家是一副威嚴相,但上班便得戴上笑臉面具,天真的孩子不知就裏,還在笑嬉嬉地送父親出門。人長大了,面對外界的人和事,不得不裝備起來,掩飾自己的脆弱愚昧,裝出不同的模樣,以迎合不同的場景。長期掩蓋自我,終究迷失自我。

放眼當下,不知是社會改變了人類,還是人類改變了社會,又或是人類本來如此,長大了,便失去童心,亦失去悲心。然而,時代雖然不同了,但仍然面對同樣的問題,例如環保和教育。

人與自然的距離愈來愈遠,不論是生活的地方,還是生活的方式和心態,都不再自然。現代人自以為聰明,自以為在進步,改造了環境,卻不知道在所謂進步的背後,其實是在破壞環境。

現代的建築不再與環境相友善,不再順應自然,不講求地利天時,通風採光,只有空調和人工照明。不論是住宅還是商廈,都是密敝的空間。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又如何敞開心靈的空間?展品中有一幅名為《豁然開朗》的作品,正是好山好水好自然。人畢竟是離不開大自然的。

真正的環保,得從生活做起,從心態出發。從前物資缺乏,反而懂得節儉,懂得珍惜,現在物資豐富,反而造成浪費,不懂得物盡其用。豐子愷一幅名為《代代相傳》的作品,題字「新阿大,舊阿二,破阿三,補阿四」,足以教人反思,相信亦會引發不少共鳴,勾起不少回憶。

從前生活條件不太好,一件衣服,年長的會留給年幼的,即使破了舊了,都不打緊,因為母親的巧手會修補。從前有所謂「百衲衣」,正是一般尋常百姓家中,經過多次補綻的衣服。今天,孩子不愁穿的和吃的,亦不會珍惜,環保的意念又從何談起?

豐子愷除了是藝術家,也是教育家。他一九二一年曾東渡日本,學習繪畫、音樂和外語。翌年回國,在浙江上虞春輝中學教授繪畫和音樂,與朱自清、夏丏尊、朱光潛等結為好友。一九二四年,他與友人創辦立達學園,其後歷任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抗戰期間,輾轉於西南各地,繼續在一些大專院校執教。他對當時的教育制度可謂有切膚之痛,作品中亦有不少是批判教育制度的。正是愛之深,責之切也。

看到他的《某種教育》,怎不教人慨嘆不已?那正正是主流教育,一直至今亦如是,還是在「倒模」!其他不少批判教育的作品,例如高分數的壓力,功利的鑽研,從今天的角度看,依然是現實的寫照。

豐子愷最為人熟知的是他的《護生畫集》。豐子愷對弘一大師的一個承諾,成就了五集《護生畫集》,弘揚大師的慈悲。豐子愷如是說:「護生者,護心也。……去除殘忍心,長養悲心,然後拿此心來待人處世。」所以豐子愷的藝術,是活的藝術,是生的藝術,也是悲憫的藝術。就讓我們護持自己那顆赤子之心,那顆慈愛之心,再以這顆心面向天地萬物。


曾偉強
二○一二年六月十一日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