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北捷運西門站鑽將出來,眼前燈影十色,人潮如鯽。雖已入夜,卻是燠熱非常,跟剛才在中山紀念堂,沐於習習清風,欣賞寧謐落日,可謂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由於連結艋舺商圈的關係,台北府城西門的正式名稱為寶成門,取其「寶物成就」之意。城門始建於一八七九年,但於一九零五年遭到拆除,是台北唯一完全被拆卸的城門。
今天的西門町,原是位處西門外的一片荒地,在日治時期,日本人仿效東京淺草,在該處建成休閒商業區,成為台北娛樂流行聖地,其後一度沉寂。二零零零年後,隨着捷運板南線通車、中華路林蔭大道的闢建,以及西門商圈的重建,加上昔日獨特的風華元素,令西門商圈攀上另一高峰,更加鮮明地成為青少年次文化的標誌,亦是遊客必訪之地。
在潮與新的主導下,西門町卻仍保留着一些古早的東西。在有意尋訪與無心碰上之間,我們在如迷宮般的霓虹街角找到了屹立於中華路超過半世紀的「鴨肉扁」。
「鴨肉扁」的陳設與令人目眩的西門町格格不入,簡樸的外觀,充滿昔日風情,枱椅都是可摺疊起來的那種。一樓(即地面)的樓面相當狹小,但它還有二樓,相信面積比較大。我們在門外等了不到兩分鐘,便有兩個「面壁」的位子。我們剛坐下,伙計便問我們要麵還是米粉,鵝肉切還是不切。原來這裏只賣三種東西,麵、米粉和鵝肉。
那麼為何名字叫「鴨肉扁」?原來早於一九五零年開業的「鴨肉扁」,老闆的綽號便叫「扁」,當時只是路邊攤檔,的確是賣鴨肉的,但生意欠佳,兩年後嘗試改賣土鵝肉,生意便愈來愈好,更從攤販變成現今的兩層樓店子,而且是自置物業,經營至今已是第三代,有口皆碑遠近馳名,而「鴨肉扁」的招牌則一直沿用下來。
話說回來,伙計問我們要麵還是米粉時,我們還不明所以,問我們「切還是不切」,更加是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不切怎樣吃呢?卻原來真的有客人是不用切的,吃完便在店外的盥洗盤洗手。想來用手撕的吃法應該特別爽。
我們定過神來,望望壁上的菜牌,再看看其他顧客,才明白他的意思。鵝肉是四分一隻或是二分一隻一盤的,當然也可以要全隻。鵝的售價可不便宜,四分一隻售價五百元新台幣,半隻便是一千;麵和米粉都是五十元新台幣一碗。我們要了一碗麵和一碗米粉,但還沒有說要半隻還是四分一隻,伙計已為我們作了決定,給我們四分一隻。我心想,他的經驗可靠還是我們的肚皮說的準呢?結果是再叫多一碗麵。麵和米粉都加了適量的芽菜和一片鵝肉,湯底不加味精,但清爽鮮甜,頗合我的口胃,但這當然不是再叫多一碗麵的原因。
鵝肉是挺不錯的,就是骨多了一點,這也許是由於我們沒有指定要哪個部位的原故罷。據說這裏的鵝是經川燙後輕度煙燻,鵝的肉質入口鬆化但不失口感,蘸着特製醬汁,更是津津有味。據說那是由潮州引入台灣繁殖飼養的獅頭鵝。由於店子不大,一隻隻燻得金黃色的鵝就掛在當眼之處,還可以看到廚師以俐落的刀法切成一盤又一盤的鵝肉。
其實,我們吃的又豈只是肉和麵,還有歷史的承傳與堅持,和一份情味。試想經過了六十多年,風味依然,而且這一代仍能抵受得住黃金地段的地價,沒有將舖子賣掉,這在現今功利的社會,算是異數。假如那不是自置物業,恐怕這「鴨肉扁」早已成為歷史了。簡單不過的三種東西,其實最是不簡單。
「鴨肉扁」不賣鴨,而楊家雞捲則沒有雞。位於菁桐火車站的楊家雞捲,同樣已傳至第三代,見證火車站和煤礦的興衰。煤礦沒落了,但火車站卻隨着旅遊業而依然興旺。
周末晚上吃過「鴨肉扁」,翌日早上便乘台鐵出發往瑞芳,轉乘平溪線鐵路,原先打算到十分、平溪和菁桐三個大站,但因時間關係和始料不及的人潮,臨時決定不去平溪。乘平溪鐵路不到平溪,就像「鴨肉扁」不賣鴨肉一般「有趣」。
我們在十分逗留了很久,走過老街和靜安吊橋,看人家放天燈,買了寫上「十分幸福」的小天燈飾物,還在那裏用午餐。說實在的,那頓午飯實在十分差勁。然而,能夠端坐十分瀑布之前吃午飯,卻又愜意非常。
十分瀑布是台灣北部的著名瀑布,寬度四十公尺 、落差二十公尺 ,因岩層傾向與水流相反,與北美的尼加拉瀑布相似,所以有「台灣尼加拉瀑布」之稱。由於瀑布水量大,俯衝的水流儼若白色布幔,又如白雲凝凍,而下方的水潭則水氣瀰漫,浩如煙海。我們還不時看到彩虹橋,平添詩情畫意。
離開十分,便直奔菁桐。菁桐火車站是平溪線的終點站,也是台灣尚存四座保存良好的全木造車站之一。礦業全盛期,曾有十多位站務人員,現在只由一人管理。步出車站,便是菁桐老街,在採煤興盛的年代,那裏曾經繁華一片,但隨着煤礦業的沒落,菁桐也彷彿也停留在那個時代,凝固了的濃厚地方色彩,卻深深吸引着假日的觀光人潮。
菁桐火車站的興衰,位於車站斜對面,現在已傳至第三代的楊家雞捲,也許最清楚不過。楊家原先在這裏經營麵店,據說鼎盛時期曾經每天廿四小時營業,但隨着礦業式微,生意下滑,其後轉營雜貨店兼賣雞捲,不料後來旅業漸漸興旺,楊家反而以雞捲名揚開來。
楊家雞捲的擺設活像火車的車廂,店內放着一塊木牌,清楚告知顧客「肉羹沒ㄍㄥ,雞捲沒有雞肉」!所謂的雞捲,其實是沒有雞肉的,而是以豆腐皮包裹紅蘿蔔、芋頭、洋蔥、絞肉等餡料,切塊下鍋油炸,吃起來酥脆爽口,帶有濃郁的芋頭香氣。但為什麼叫作「雞捲」?原來「雞捲」的名稱來自於台語發音的「ㄍㄟ捲」,也就是「多捲」或「加捲」的意思。
話說台灣早期生活比較困窘,台灣人便將各種吃剩的「菜尾」,以豆皮裹將起來,下鍋油炸,成為第二道菜。雞捲便由此演變而來,當然,現在的雞捲並非「菜尾」。為什麼「肉羹沒ㄍㄥ」?那是因為店內販賣的肉羹清湯沒有勾芡,但湯底清甜可口,與雞捲是絕配。
我們在店內坐下,感受着這家老店的氣息,也同時細味歷史的痕跡。時間仿佛在倒流。吃着沒有雞肉的雞捲,加上一碟青菜,品嚐的又豈只美食。傳了三代的老店,依然踏實地幹着原先的活,秉持傳統,堅守本分,不論是「鴨肉扁」還是楊家雞捲,都和他們的先祖輩一樣,就是這分誠意,令他們名聞遐邇,亦贏得尊崇。
火車的路軌有終點,而時間卻不斷前行。流逝的時間變成歷史,即使今天和昨天一般模樣,但明天又如何?在歷史長河當中,多少往事消失得無影無蹤,多少變遷發生於不經不意。「鴨肉扁」屹立不搖,楊家雞捲亦一如往昔,只是人間滄桑嬗變,世道改貌無常。一道古早味的美饌,誰又會料到吃出來的是百般滋味。
曾偉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