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4 February 2015

柯文哲「殖民論」的迷思



到底是敢言,還是妄語?台北市長柯文哲繼「破銅爛鐵」論之後,又發表「殖民論」,但不知是否因「破銅爛鐵」論得失了英國,所以再以「殖民論」來向英國吹捧一下,修補關係。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一月二十九日發表題為「Taipei’s Fiery New Mayor Knows Whose Culture Is Best」的柯文哲專訪。柯文哲表示,「在台灣、新加坡、香港和大陸四個華語地區中,受殖民統治愈久的地區,其文化水平便愈先進。令人難堪的是,新加坡優於香港,香港優於台灣,而台灣則優於大陸。」(For the [world’s] four Chinese-speaking regions — Taiwan,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 the longer the colonization, the more advanced a place is. It’s rather embarrassing. Singapore is better than Hong Kong; Hong Kong is better than Taiwan; Taiwan is better than the mainland. I’m speaking in terms of culture.

柯文哲這番話雖然值得商榷,但卻有其市場。特別是今天的香港,更有一矢中的之感。《香港的殖民地幽靈》一書的作者劉紹麟,在《亞洲週刊》二○一三年六月二日刊登的專訪中指出,「所謂的殖民地幽靈主要是兩樣東西,一是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行政主導管治方式;二是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問題。」

文章指出,香港有很多問題,在殖民年代沒有處理,一直延續到現在,其中最嚴重的是政府認受性問題。殖民地年代不需要處理認受性問題,因為「英國是用武力奪得香港的。回歸後這個問題就突顯了,自己人管自己人時,人們就會問一個問題:憑甚麼你有資格管我?這需要政府體制大改組,但到現在這個問題也沒有認真討論過。」

這裏先說一些歷史背景,新加坡一八二四年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直至一九五九年,新加坡成立自治政府,由李光耀出任首任總理,結束一百三十五年的殖民時期。不過,新加坡稱不上是華語地區。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文是「新加坡的國語」。雖然,自獨立以後,政府機構一直採用英語作為主要通行語和教學語,並將之定位成「第一語言」。

香港是在一八四二年,滿清政府在鴉片戰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予英國,成為英國殖民地的。直至一九九七年,大陸收回主權為止。期間共一百五十五年。因此,香港的殖民時期,比新加坡還要長。而在港英時代,英語長期是香港唯一法定語言,直至一九七一年,中文才成為法定語言。

台灣的殖民時期,分為荷蘭時期和日治時期。荷蘭統治時期為一六二四年至一六六二年,共三十八年。而日治時期是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四五年,共五十年。即台灣合共經歷了八十八年的殖民時期。

至於大陸,雖然曾經出現過租界這種類似殖民地的時期,但中國領土內出現真正的殖民地,則只有澳門和香港。葡萄牙於一八八七年迫使滿清政府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割讓澳門為葡國殖民地。直至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由大陸收回澳門主權。期間共一百一十二年。如果柯文哲所指的大陸殖民時期是指澳門的話,則大陸的殖民時期比台灣還要久。

柯文哲刻意避談澳門,也許就是要凸出英國因素。雖然,他將香港和新加坡的殖民時期弄錯了,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英國留下的文化,使香港和新加坡優於台灣和大陸。

當下香港面對的,也正正是政府認受性和身分認同的問題。中央政府企圖以一人一票「普選」來賦予行政長官認受性。但問題是,在人大常委「八三一」框架下的「普選」本身便缺乏認受性。

殖民時期政治權力可以集中在由倫敦委任的港督身上,因為港督就是英皇的代表,擁有絕對權威。而政府機關只負責執行任務,毋須亦不會從政治的高度思考社會發展的方向。回歸後,香港沿用殖民時期,行政主導的管治方式,政治權力集中在特首及政務官身上。也就是說,昨天還是「打工仔」,今天突然變成老闆。在這個狀況底下,這家公司如何運作?因為工人畢竟就是工人。與此同時,市民有了當家作主的心態,社會不滿之聲亦隨之擴大,加上議會影響力上升,在在增加港府施政的難度。

至於身分認同,這個真的叫人難堪。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自二○○八年起,每六個月進行一次香港人身分認同感調查,去年十二月的調查結果顯示,以「身分認同指數」(指數愈高,正面感覺愈強)來計算,香港市民對「香港人」的感覺最強,有79.5分,其次是「亞洲人」(69.8分)、「中華民族一分子」(65.9分)、「世界公民」(63.7分)、「中國人」(62分)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54.4分)。

值得注意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中國人」和「中華民族一分子」三項身分認同指數得分,都是二○○八年以來最低的。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身分認同指數較「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指數相差25分,也是前所未有的。

高舉英國旗,也許可視為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懷念。但高舉港英龍獅旗,則會被視為具有港獨的意味。香港已不是借來的地方,而是自己的地方。回歸十七年來,中央一直未有處理,甚至未有正視香港政府的認受性問題,亦從未正視港人的身分認同問題。事實是,香港人持有的是特區護照,本身就不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這叫香港人如何愛國呢?


曾偉強
二○一五年二月二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