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1 December 2014

新農策為農業劃上句號?



到底是誰令香港農業式微?香港政府是也!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新農業政策,建議收回約八十公頃農地設立農業園。問題是,假如真的落實農業園,恐怕不能復興本土農業,反而會為香港農業劃上句號。

特府在公布新農業政策的同時,又一次展示梁特政府「說了再算,做了再想」的特色。建議收回的八十公頃農地選址尚未落實。這麼一來,豈不是教一眾農地業主即時「封盤」,等待政府收地?這無疑是將現有的農戶來一個大清洗。

再者,這種以工業園模式成立的農業園,壓根兒不切實際。例如農民不得在園內居住,便說明倡議者完全是閉門造車,不懂務農為何物。但另一邊廂,卻又建議在農業園發展民宿。不禁問,農業園到底是旅遊項目,還是農業計劃?

至於建議中的八十公頃土地,雖然會耗用大量公帑,但相對全港現有農地面積,卻是小巫見大巫。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數字,目前本港約有四千五百公頃農地,但常耕農地只有約七百二十九公頃。即約有三千八百公頃農地並非用於耕作。這些土地,要麼荒廢,要麼變成垃圾場。而囤地也變成一種常態。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農地可以變身住宅地。囤地無疑是種投機行為,但卻是令新界農地荒廢的主要原因。事實是,長年累月以來,不斷收購農地的地產商一直異口同聲,指香港許多農地荒廢,農業式微,意圖合理化他們改劃農地為豪宅的申請。但問題的根源,是政府一直以來容讓農地變住宅的態度,而非農業自然式微。

囤地者在投機過程中,扼殺了新界農地的生產力,迫走農戶,最終目的是將農地建住宅,或等待政府收地,賺取以十倍計的利潤。故此,禁止農地改劃其他用途,才是真正鼓勵本地農業發展的政策。

香港政府,尤其是回歸後的特區政府,一向不鼓勵農業發展。直至二○一○年菜園村事件,部分八十後青年開始呼籲重視香港農業。到了二○一二年,大量農地可能受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而改為市區發展用途,香港農業發展再次引起社會關注。

東北發展無疑是地產項目,而在這個時刻推出所謂的新農業政策,不禁讓人質疑兩者的關係。只是這個所謂的新農策,完全沒有意圖復興香港農業之意,其潛台詞可能是要安撫受東北發展影響的農戶復耕的訴求。但農業園一旦落實,可以預見的結果是,部分現有農戶被關進農業園,而其他農戶在業主終止租約下被迫棄耕,進而將大片被棄置農地名正言順地改劃住宅。

這個從來不重視本土農業,甚至一再從政策層面消滅本土農業的政府,突然重視農業發展,背後原因耐人尋味。綜觀這個所謂的新農策,卻看不到政策上如何鼓勵農業發展,亦看不到農業發展的方向。

農業可以亦需要現代化,但應由市場主導,而不是將農戶關進區區八十公頃的農業園可以做到。假如這八十公頃便是香港農業的未來,這到底是在發展農業,還是為香港農業劃上句號?


曾偉強
二○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