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4 April 2014

感謝受害者及家屬的配合


說到遣詞用字,菲律賓的英語能力再差,也是跟美國學的,總比中國大陸好一點。二○○一年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在發生中美南海撞機事件後曾說「we regret that」、「We've expressed sorrow for it, and we're sorry...but it can't be seen as an apology,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鮑卿的意思為何,香港人,你懂的。但馬尼拉人質事件既已提升至中央層面,「regret」一詞接受與否,當然不是香港特府說了算。

 

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抗爭,最終也不過換來一聲「歉意」(regret),是傷者和受害人家屬累了,真的不想堅持下去,還是另有別情,相信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但有報道指「港府一直希望家屬盡快『收貨』,在近月的會議上,有高官一度因家屬的要求『黑面』。」卻是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事實是,梁特二○一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宣 布事件告一段落的同時,迫不及待地親自宣布撤銷對菲律賓的制裁,和由黑色旅遊警示降至黃色,在在反映港菲關係正常化才是特府的首要考慮。

 

根據特府和菲律賓政府發出的聯合公告,菲律賓政府向受害者及家屬致以最悲痛的歉意(most sorrowful regret)和至誠的慰問,並對他們蒙受的痛苦表達最誠摯的哀悼。為體現菲律賓人民最誠摯的關懷,並對香港人的傷痛感同身受,以及為彌補受害者及其家屬的損失,受害者或其家屬將獲得額外的慰問金。菲律賓政府向特區政府提供已採取的刑事和行政懲處程序的資料,並保證採取措施追究須負責的人員,盡早完成餘下的程序。菲律賓政府已向特區政府保證,會致力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並已實施一系列措施,保障訪菲旅客的安全。公告回應了四項要求,其中賠償、懲處和保障旅客安全三項問題不大,但道歉一項則有商榷餘地。

 

sorrow」一詞等同「regret」,故此,「sorrowful regret」本身重複累贅,面表上是加強語氣,實質上卻無關宏旨。「regret」一詞的意思,是「為……感到遺憾、 惋惜、後悔」,也有「懊悔、哀悼、抱歉」等含意。雖有抱歉的意思,但卻可以是以第三者身分表達的歉意,也就是不承認責任。而「歉意」,則是「抱歉的心意」,曹禺《日出》第二幕便有「這一束花是我送給你的,我祝你永遠像今天這麼美,並且也讓它代表我的歉意。」的對白。

 

至於「道歉」,正式的英文用語是「apology」,也就是以書面或口頭形式表示歉意和認錯。易宗夔《新世說‧輕詆》有「越日, 又謁胡,胡 一見即拱手道歉。」而老舍《二馬》第三段十一也有「有時候隨着個姑娘在人群裏擠,踩着了老太太的腳尖也顧不得道歉,一個勁兒往前趕。」等語。

 

梁特不獨二○一三年十月會見菲律賓三世祖總統時被矮化,現在亦被菲方的文字遊戲所作弄。但究其實,自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阿奎諾三世施壓後,菲方終允與香港開啟部長級會議,事件已提升至中央層面。故此,即使現在的方案不是完美的方案,但卻是中央接受的方案,這一點應無異議。而梁特四月二十三日會見傳媒時表示「事件得以解決,特區政府感謝國家領導人和外交部的關心和支持,感謝受害者及家屬對特區政府的信任和配合。」這一個「配合」,實在可圈可點。

 

值得一提的是,梁特當天自詡事情的轉捩點是二○一三年十月他與阿奎諾三世的會面。真的嗎?可不要忘記當年五月發生了「廣大興事件」,台灣漁船廣大興號遭菲律賓武裝人員亂槍射擊,漁民洪石成死亡。菲方起初拒絕道歉,台灣馬英九政府在一個星期內宣布向菲方實施十一項經濟制裁,菲方隨即軟化,向死者家屬道歉並賠償約二百六十萬港元,事件在三個月內解決。

 

由此觀之,菲方是「不見棺材不流淚」,而人質事件受害人家屬和傷者眼見人家三個月便解決了香港三年也解決不了的問題,箇中感受實不足為外人道。事實是,迫使菲方讓步,實不為也,非不能也。

 

 

曾偉強

二○一四年四月二十四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