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4 April 2014

梁特的橋頭經濟


香港的規劃歷史始於一八四一年香港開埠時,將香港島北岸的西部劃為維多利亞城,再細分為四百零四幅土地拍賣出售。一八五○年代起,香港首項填海工程文咸填海計劃開創了香港土地拓展的先河,成為香港填海造地的基礎。

 

不論是開放之前還是開放之後,香港一直也在扮演着進入大陸市場的橋頭堡角色,也就是一直在發揮着「橋頭經濟」作用。如今再一次搬出「橋頭經濟」四個字,只不過是又一次騙人伎倆,故弄玄虛。二○一二年九月,梁特「微服私訪」天水圍時,便曾表示要在元朗、天水圍發展多元化「橋頭經濟」。今天,元朗恍如小旺角,滿街陸客,而濕地公園更有如大陸人的後花園。不禁問,這就是梁特心目中的「橋頭經濟」嗎?

 

事實是,香港整體經濟停滯不前,競爭力每下愈況,作為地區首長,首要工作是振經濟,而不是講扶貧。一個毗連赤鱲角機場的人工島,可以逆轉香港下滑的經濟嗎?不到中環、尖沙咀、山頂、淺水灣的外地來客稱得上是觀光客嗎?在人工島建商圈,美其名分流旅客,但實際上表明一個事實,就是香港已併入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

 

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目的是將珠三角融合為一個有機體,實現跨境工作和生活成為區內居民的常態。軌道交通是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的核心交通建設,首先是建成廣珠鐵路及廣深港鐵路,實現廣珠澳及廣深港沿線城市的一小時生活圈。然後是藉港珠澳大橋、深中大橋貫通珠江東西兩岸,實現珠江東西兩岸城市的一小時生活圈。到二○三○年,軌道交通將連接到珠三角都會各縣,實現縣級以上城鎮的一小時生活圈,全面貫通香港與珠三角交通網絡。

 

梁特二○一四年四月四日在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規劃署署長凌嘉勤和路政署港珠澳大橋香港工程管理處處長周進華的陪同下,視察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工程進度後向傳媒說:「發展好大嶼山和我剛才所說的大嶼山和大嶼山周邊的一些項目,可以讓我們發揮好『橋頭經濟』的價值。」他又重申只有發展好經濟,才有能力改善民生,所以一定會在盡力發揮大嶼山的戰略價值。預計二○一六年開通的港珠澳大橋,正正是一小時生活圈的重要環節。

 

梁特當天還煞有介事地提到環保。他說:「這個口岸的人工島選址時,已經考慮到對水質和海洋生態的影響……而在施工的過程當中,亦採取了嚴格的措施,確保水質不影響海洋生態和海洋生物,包括大家都很心愛的中華白海豚不會受到影響。」不錯,環保是重要的,而一切也是從環保開始。

 

前特首曾蔭權在《二○○八至二○○九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以加強粵港環保合作為名,推動香港融入珠三角為實。國務院在二○○九年一月八日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二○○八至二○二○ 年)》,明確推動大珠三角區域轉型發展。其後粵港澳於二○一二年六月共同公布《共建優質生活圈專項規》,正式宣布為共建大珠三角優質生活圈作出貢獻。事實是,環保工作成效不彰,中港融合已然成形。這說明了甚麼?說明特區政府早已出賣了香港人,而港人卻只有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值得一提的是,二○一○年八月二十六日,國務院批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將前海定位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主要承擔現代服務業體制機制創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集聚區、香港與內地緊密合作先導區、珠三角地區產業升級引領區等四個功能,到二○二○年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生產服務業中心和世界服務貿易重要基地,屆時前海地區本地生產總值估計達到一千五百億元人民幣。假如前海的試驗成功,珠三角的金融及貿易中心便會在前海,而不是中環,香港勢必邊緣化。

 


曾偉強

二○一四年四月五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