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0 April 2014

白屋的呼喚


按順時針方向在摩洛哥繞了一個小圈,有點意猶未盡,但卻於願足矣。這是第二次踏足摩洛哥,但卻是第一次正式入境。一九八四年當航海實習生的時候,曾經來過卡薩布蘭卡,從摩洛哥載運橙子往歐洲。那次是一次難忘的經歷,當時遇上一位老人家,印象深刻,至今難忘。多年以來,一直想再次踏足卡薩布蘭卡,看看碼頭以外的卡城。恍惚是某種揮之不去的呼喚在五內迴旋。


這次旅程,正正是從卡薩布蘭卡開始,但逗留的時間只有半天,在卡城留宿一晚,第二天早上便驅車前往首都拉巴特。二○一四年四月十三日下午二時許降落穆罕默德五世國際機場,因此原先的行程是沒有午飯的,那也不打緊,因為已在機上吃過了。誰知領隊臨時安排了一頓豐富的午餐,當時的狀況,如何吃得下?只是勉強吃了一點,當晚便拉肚子,也許真的是吃出禍來了。


離開機場,映入眼廉的不是甚麼,是路旁的橙樹,而且都果實纍纍。這不期然勾起了當年碼頭的回憶。但路旁的橙是不能吃的,因為太酸,否則早已被人採摘一空了。事實是,摩洛哥的主要城市均種植大量的橙樹,除了綠化,還會送來陣陣橙香,是摩洛哥獨有的氣味。但橙樹均被修剪得很「整齊」,像個輪胎的模樣,不似樹形。


一個多小時的午飯,其實是用來打發時間的,因為當天下午只有兩個景點:哈辛二世大清真寺和穆罕默德五世廣場。兩地的參觀時間不用太多,而且當天清真寺不開放,所以才加插午膳「殺時間」。


卡薩布蘭卡的官方名稱是達爾貝達(Dar el Beida)。據記載,西元七世紀時,這裏是名叫安法的羅馬古城,其意為「高地」。中世紀伊斯蘭教傳入,令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安法古城於一四三八年被葡萄牙殖民者破壞。西元十五世紀下半葉,葡萄牙人將安法更名為卡薩布蘭卡。十八世紀中葉,摩洛哥國王西迪‧穆罕默德‧阿卜達拉赫下令在原安法古城舊址興建新城,定名為達爾貝達。


達爾貝達是阿拉伯語,意為「白色的房子」。但不知是城因名而建,還是名因城而起。整座城市的建築大多數是白色的,就是阿拉伯漁民的住宅也是在褐色峭壁下呈現白色,與遼闊湛藍的大西洋相映成趣。十八世紀末,當西班牙人得到這座城市港口貿易的特權後,將城市稱為「卡薩布蘭卡」。而「卡薩布蘭卡」正是西班牙語「白色的房子」的意思。摩洛哥獨立後,為清除殖民主義色彩,恢復達爾貝達的名稱,但大多數人仍稱它為卡薩布蘭卡。


這也許是拜一九四二年的經典電影《北非諜影》(Casablanca)所賜,儘管這齣電影其實沒有一個場景是在卡薩布蘭卡拍攝的,影片百分百完成於好萊塢的攝影棚。瑞克的「Rick’s Café」則是根據一家在丹吉爾的古老旅館搭建出來的。據聞現在卡城內真的有一家「Rick’s Café」,只是這次無緣相見。


離開餐廳,首先前往穆罕默德五世廣場,廣場位於市中心,前稱聯合國廣場,到了法國殖民時代結束後,才易名為穆罕默德五世廣場。廣場除了堆滿假日的人群,還有數不清的野鴿和小販,人鴿共融,亦不分本地人和觀光客,廣場的胸襟真的很寬廣。遊走於廣場,不時看見打扮得滿身紅彤彤,閃閃生輝的賣水人。當然,今天的賣水人不會真的賣水,而是讓遊客拍照以賺取金錢。馬路中央的輕鐵路軌,隔開廣場和另一邊的市政廳。廣場面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充滿本土情懷,是當地人消閒的好地方。


假如能夠進內參觀,單是哈辛二世大清真寺便需要整個下午的時間。哈辛二世大清真寺無疑是一座驚世建築,令人眼前一亮。它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亦是西北非地區最大的現代化清真寺。由摩洛哥前國王哈辛二世提議修建,因此命名為哈辛二世大清真寺。自一九九三開放以來,便成為卡薩布蘭卡的地標。


清真寺座落於填海土地上,面向遼闊的大西洋,恍惚從海洋破浪而起,就如《古蘭經》的詩篇:「真主的王位被建在水上」。寺內能容納二萬五千名朝拜者,而寺外的廣場和庭院則可容納八萬人。至於清真寺的建築費,一直有不同的揣測,因為確實的金額沒有正式公布。然而,清真寺的部分費用是來自國民捐獻的,而為了體現全民奉獻和參與的精神,最低的捐款金額是一迪拉姆(Dirham),相當於八分之一美元。據說當年摩洛哥人民共捐出八億迪拉姆,相當於一億美元。


雖然不能進內參觀這一座現代化的清真寺,但環繞拜喚塔的廣場亦足以教人神往。偌大的廣場像如何也走不完似的,那些迴廊和馬賽克,還有充滿伊斯蘭特色的圖案,教人永遠看不完。清真寺外部以白色大理石砌成,配以綠色琉璃瓦和形狀不一的銅飾品,為莊嚴的清真寺添上幾分生趣。


由於時間關係,還來不及仔細端詳清真寺的外貌便要離開,實在可惜。這座睥睨大西洋的清真寺,恍惚在向海洋發出某種呼喚,教洶湧的浪濤也來歌頌真主的偉大。離開哈辛二世清真寺,不期然想到發源於沙漠的伊斯蘭,卻也在海上豎起昂然偉岸的清真寺來,豈是當年穆罕默德意料所及的。


翌日一早,便啟程前往首都拉巴特,帶着疲憊的身軀來到卡薩布蘭卡,匆匆的一瞥,無法看清碼頭以外的卡城。然而,在要離開的一剎,卻又很想看看卡城的碼頭。



曾偉強

二○一四年四月三十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