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毛澤東應邀出席在克里姆林宮舉行,慶祝史達林七十壽辰的宴會。宴會當天,從晚上八時開始,直至翌日凌晨一時許才散席。回到駐地,毛澤東便對汪東興說:「我不知道蘇聯的宴會為甚麼要搞這麼長?吃也沒什麼好吃的,看也沒什麼好看的,鼓了一晚上掌,手都鼓痛了。我們回去不學這個。吃飯就好好吃飯,看戲就好好看戲。」
這段軼事,出自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馬保奉,題為〈毛澤東主席的外交風度(一)〉的文章,刊於二○一四年一月十一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文章被海峽兩岸廣泛轉載,而標題亦改為〈前外交官:毛澤東參加史達林壽宴鼓掌鼓到手疼〉。
諷刺的是,毛澤東反對亦「身受其害」的鼓掌文化,卻變成了今天大陸的一種形式主義。雖不至於史達林時代,誰先停止鼓掌誰槍斃,但亦充分呈現了中華人奉承諂諛的基因。而在浪接一浪的掌聲之中,高高在上的領導,恍如進入自我催眠的狀態,自我陶醉。
據說,赫魯雪夫在蘇共二十大揭露史達林的暴行,台下有人遞條子上去。赫魯雪夫當場宣讀了條子的內容:「赫魯雪夫同志,當時你在幹什麼?」然後問道:「這是誰寫的,請站出來!」連問三次,台下一直沒有人站出來。於是赫魯雪夫說:「現在讓我來回答你吧,當時我就坐在你的位置上。」這就是鼓掌文化。
曾幾何時,香港人看音樂會,常被揶揄不懂鼓掌。但誰又會料到,今天的大陸,正正需要不懂拍掌的人。可悲的是,今天的香港人,至少香港的高官,已然學會了鼓掌。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五月十七日抵港視察三天,在機場停機坪發表講話時,以「看、聽、講」概括此行目的和活動內容。此言一出,不期然令人聯想到那三頭猴子。事實是,看甚麼、聽甚麼、講甚麼,早已安排停妥。而不看甚麼、不聽甚麼、不講甚麼,更是意料中事。
令人不寒而慄,長嘆三聲的是,張德江作為中央領導人,罕有地到政府總部聽取特區政府工作匯報。打從張德江進場開始,直至訓話完畢,一眾高層和極高層,不時機械式地鼓掌。而張德江進場逐一與官員握手之時,幾乎每一個人都彎腰躬身。此情此景,看在眼裡,教人心中為之一寒。悲乎香港,脊梁終於挺不住了。
鼓掌,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拍手,多表示高興,贊成或歡迎。」《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便有「三公子鼓掌道,聽了這快事,只可消酒一斗,各位都斟上大杯來。」鼓掌,應該體現個體人格、自主精神和獨立思考。知識分子更應如此。只是看到眾高官的鼓掌,消愁還來不及,如何談得上快事。
在大陸,長期以來,領導重音一落,下面掌聲一片。不僅是慣例,也是生存之道。怕只怕「領導不記得誰鼓掌,可記得誰沒有鼓掌。」而那些拼命鼓掌的人,更往往是在期待着領導「不經意的一瞥」。
雖然左營事先張揚張德江此行重點談經濟,但事實是,張德江不管經濟,更與「一帶一路」沾不上邊。雖然張德江會在所謂的重頭戲,「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發表主題講話,但正式講話要到晚宴時才說。這無疑是由張本人親口承認了此行的真正目的,不是經濟。可不要忘記,張德江的另一身分,是中央港澳協調小組組長。
曾偉強
二○一六年五月十八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