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6 April 2012

受難日有感

原是受難日,卻為何稱「好的星期五」(Good Friday)?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天,那一個人的苦難,為人類帶來新生。正如聖經所言,若不死便不能生,而這個「生」,是永生的生。

復活節的前一個星期五,是耶穌基督的受難日。受難日是紀念耶穌在地上的生命最後階段的「聖周」中最重要的日子。「聖周」是從復活節前的一個星期日,即傳說中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群衆以棕櫚枝歡迎他入城開始計算,到星期四耶穌與門徒吃過最後的晚餐,星期五便被定罪釘十字架而死,死後第三天,即星期一復活。耶穌基督的受死和復活,也就是《新約聖經》的核心思想。

耶穌自稱基督,意思是猶太人的王或彌賽亞。耶穌三十歲以前的紀載不多,只知道他是個木匠,過着一般猶太人的傳統生活。也有傳說耶穌曾到印度遊學,因此其思想帶有東方色彩。當時以色列受羅馬統治,而根據猶太人的傳說,他們的王必會出現,領導子民重新立國。

耶穌三十歲以後開始傳道,收門徒,行神迹,名聲傳遍了全國,引起了在以色列境內的羅馬官員和猶太領袖的注意。到了他三十三歲時,便因聲稱自己是神的兒子,被宗教領袖要求羅馬政府處死他。最後在找不出罪證和任何罪行下遭受酷刑,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

然而,這一切卻是耶穌所預見的,他不是被殺死而是自我奉獻生命,他以自己的血,為人類和上帝訂立新約,赦免人類的罪,讓人類重得永生。所以聖經上說,若不死便不能生。意思是若耶穌不為人類而死去,人類便不得重獲永生。

根據《舊約聖經》,人類本來是可以永生的,但因阿當夏娃吃了禁果而擁有智慧,上帝怕他們再吃生命樹的果子而得到永生,於是便把阿當夏娃逐出伊甸園。從此人類便要經歷生老病死。

舊約反映原始宗教對死亡的態度,人本來是可以不死的,只是犯了過錯而受罪,而罪的代價乃是死。死亡也就成為了不可踰越的界線,因為死亡是生命的終結,而對死亡的恐懼,除了來自對死後世界的恐懼,亦是對於在生時所有一切的眷戀。

死亡便成為了人類生命中最大的敵人,為了超越死亡,戰勝死亡,便有新約的出現。人類藉着耶穌的血,與上帝重訂新約,讓一切信耶穌是神之子的,都可以得到永生,從而超克心底裏對死亡的恐懼感。

受難日和復活節,應是我們反思生命的日子,為何害怕死亡,為何渴望永生,生時的所有,真的那麼重要嗎?生為何,死為何,當我們坦然面對生命的非必然性,和死亡的必然性,便能體會到其實我們毋須害怕什麼,死亡後能否復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生之時好好的珍惜,而非等到失去了才感可惜,更毋須害怕失去什麼,因為目前當下擁有的,便是最好的。


曾偉強
二○一二年四月六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