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0 June 2016

梁特‧翠華


路過附近那間翠華,不期然想到一些事,也勾起了一些回憶。四年下來,翠華愈走愈遠,一路向北,背棄了港人,但也同樣遭到港人的離棄而同一時期梁特同樣往北走,背向香港只是面對二○一七特首選舉香港人卻沒有選擇的權力和能力再難吃,也得啃。不亦悲乎!

茲引用安裕先生在〈黑白分明  所以雋永〉(六月三十日《蘋果日報》)中的幾句話:「伊爾福相紙上的黑白粒子絕不complex,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直截了當,沒有指黑為白,也不稱白為黑,所以雋永。」

《南華早報》連續兩天刊出梁特的專訪。在第二篇專訪中,梁特談到他的「港獨」觀點時,連續三次說到「complex一詞。到底港陸關係與「港獨」有何「complex之處,梁特卻又未有明言但指出「港獨」議題早於二○一一年之前已經存在似有一洗其「港獨之父」之譽的意圖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認為「香港從前是反共城市,而部分反共情緒或行為,已變成反中(共)國與支持『港獨』。」(Hong Kong was an anti-communist city, and some of this anti-communist behaviour or sense has been turned into anti-China and a pro-Hong Kong independence stance.

事實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主旋是「民主回歸」,香港瀰漫着一片相對樂觀的氛圍,與整個八十年代的悲觀情緒,可謂有天壤之別。雖然,九七年七月一日,有人對米字旗「哭別離」,但更多的人高高興興相信「明天會更好」。問題是誰令香港從回歸的高漲情緒與高度的企盼,掉進徹底失望的深淵?是一直「指黑為白」的那個……和這個……。

反共情緒一直存在,亦不可能消失。不過,「反共城市」之說卻又很「創新」,真的不知從何談起,卻又真的很「共產黨」。到底梁特是否擁有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證據呢?而這證據,又是否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接受《紫荊》雜誌專訪的內容呢?若此,則充分說明一個事實,梁特從來不是,將來也不會站在香港和香港人這一邊。

雖然,在《南早》第一篇專訪刊出後,梁特發聲明強調,任何競選連任的決定,與立法會選舉無關。」但這卻正正是此地無銀之說。而為了連任,他在專訪中,亦主動談到領展。直斥領展並非發展商,應該負上社會責任。他又質疑領展高層的年終獎金與加租幅度掛鈎。雖然,表面上看似關顧民生,為小市民發聲,但實質上卻發出了教人寒心的信號。

領展的是與非,真的一言難盡。不過,打從第一天起,在下便不認同將房委會轄下的商場街市私有化。如果是管理不善,可以外判管理權,毋須斷。只是,當年擁有「反對」的權力可以否決成立領匯的貴議員,均被民粹思想沖昏了頭腦。事到如今,一切也無補於事。事實是,領展愈成功,說明特府愈失敗。然而,特府失敗,輸的是香港人。

不過,參與遊戲便要遵守遊戲規則,不得輸打贏要,更不可為了個人連任需要而向一家上市公司指指點點,說三道四。畢竟,香港奉行資本主義,實施自由市場。動輒以政府的高度向企業施壓,只會打投資信心,摧毀自由經濟。梁特的「領展論」,只是將其骨子裏的「共產黨」呈現了出來而已。

領展的問題不是今天才浮現,梁特今天才提出,完全是為了爭取連任。不過,正是「得兔而忘蹄,得魚而忘筌。」一旦梁特成功連任,亦必會將今天這番「領展論」忘得一乾二淨

經常路過區內的那間翠,但一直也沒有進內光顧。因為,今天的翠華,已不是香港人的茶記,完全背棄了香港和香港人留下美麗的回憶與懷念,例如,十多年前的翠華魚蛋粉和雲吞麵。

二○一二年上市的翠華,曾經很風光,但今天……。不過,翠華仍堅持向北走,繼續投資大陸,在大陸加開新店。似乎說明了翠華仍不明白業績與聲譽均走下坡的原因。梁特又何嘗不是選擇繼續向北走?只是不知道他是否知道,這條路走下去香港的距離,只會愈來愈遠。

四年下來,梁特將香港弄至四分五裂,經濟一籌莫展,民生每況愈下。其中的盲搶地建插針樓,更是對社區造成長遠的傷害,留下永久的傷疤。但諷刺的是,梁特卻在專訪中聲稱「很享受」!這在在說明,梁特真的不是站在香港和香港人這一邊。只是,翠華還有一碗魚蛋粉教人懷念,梁特呢?

許冠傑在電影《新半斤八兩》中說過,「將來是靠自己創造的。」只是,香港的將來,卻落在這個永遠失敗,不停汲取教訓總結經驗的政府手中,香港還有將來嗎?


曾偉強
二○一六年六月三十日

Sunday, 26 June 2016

脫了,脫不了?



大歐羅巴從來都是拿破崙與希特拉的夢想,而不是大不列顛那杯茶。雖然,歐盟從來也不應存在,但歐洲一體化走到今天,到底是在德國鐵娘子默克爾力扛之下,突破瓶頸更進一步。還是在英國公投通過脫歐之後,分崩離析。這一刻沒有人能說得準但套用李嘉誠的話英國脫歐也不是末日況且,英國仍未真正申請脫歐。

事先聲明在下一直相信公投結果是留歐的因為,口袋裏的錢,始終最實在。雖然,全世界都希望英國留歐,認為那是理智的抉擇。然而,我們都不是英國人。站在大不列顛的立場角度,脫歐可能更理智。

英女皇的表態,正好說明了傳統大不列顛心態和智慧。「給我三個留歐的理由!」輕描淡寫「不經意」地影了公投結果雖然,結果出來後隨即有人表示後悔但投票的結果,亦反映出世代的不同取向。年輕一代傾向留歐,年長一輩支持脫歐。這個現象,也是今天的一股潮流。不是簡單的世代之爭,而是價值觀的改變。現實就是現實!眼前利益重於一切

表決結果塵埃落定,但各方爭議不息這等局面,看來面熟,泰國便經常出現。但在現代民主制度的開創地英國出現,又是否值得世人反思當今現實中的所謂民主,到底走向何方呢?到底是講「現實」多一些,還是尊嚴信念重要一點?

代表傳統大不列顛的英女皇,這刻擊倒了代表新時代的卡梅倫。但這又是否代表可以將世界潮流逆轉過來?無疑,留在歐盟,可以得到短中期的經濟利益,但要永久地放下國族尊嚴,犧牲國家長遠利益。因為歐盟之路走下去,最終站是大一統的歐羅巴。變相由德國一統整個歐洲。

公投結果出來以後,不但有人表示後悔投脫歐一票而且有史無前例的逾三百萬人(截至香港時間六月廿六日傍晚),在下議院網站聯署,要求第二次公投。根據相關規定,超過十萬人聯署,議會便必須回應。問題是,假如因為未符法定投票率等原因而舉行第二次公投,也許成立,但因為後悔投錯票,又或是差距太接近,那便說不過去。況且,假如再公投的結果是留歐,而脫歐陣營又不服,那又如何呢?

話雖如此,後悔之說,反映的是他們在投票前,壓根兒沒有充分考,又或是賭氣。說到底,就是不負責任,又或是不懂得要為自己這一票負上責任。這正正反映出兩個世代的不同之處記得,有智者曾明言,群眾都是錯的。

不過,公投是沒有法律效力的。真的沒有!也就是說,英國政府和國會,其實是不受公投結果約束的。弔詭的是,現在卡梅倫尊重公投結果,但留歐派不認輸。無論如何,現實是,結果只供參考而已。

根據《里斯本條約》第五十條,英國必須向歐盟正式提交脫歐申請,啟動一個從來沒有啟動過的程序。過程如何,結果又如何,其實沒有人知道。甚至英國最終能否脫歐也是個未知數全世界都希望英國留歐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無人希望打開這個「潘多拉盒子」,更加沒有人願意面對數以年計的不確定性。

問題是,英國要提出脫歐申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英國本身必須完成國內的法律程序,通過有關法案但觀乎國會內跨黨派的大部分議員均屬留歐派,這些法案又如何輕易通過呢?現實是英國國會甚至可以否決任何與脫歐有關的議案。假如出現這一局面,英國脫歐的程序便無法啟動走進死胡同

另一個可能是:提前大選。正如當初卡梅倫承諾舉行脫歐公投一樣,勝出大選的一方,也可以承諾再次公投,甚或留歐。


曾偉強
二○一六年六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