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4 January 2016

熊熊聖火



亞茲德的舊城區,雖然沒有摩洛哥菲斯古城那股震撼力,但卻有一種走進時光隧道的感覺,既神秘又美麗。宛若地下迷城的巷弄,從頂部的雪花石引入天光,為途人指引方向,在黝暗處找到明亮。在這裏,光象徵善。當地人相信,人類若依循宗教真理,跟從神的志向,終必走向光明、極樂的世界。

對於亞茲德的歷史,同樣莫衷一是。亞茲德素有「亞歷山大監獄」的別稱,因此傳說它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亞歷山大時代。另一說則認為,它始於薩珊王朝的耶茲德‧格爾德二世(Yazdegerd II)時期,城市的名字即源於此。

不過,更為人所接受的看法是,亞茲德之名與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有關。而「Yazd」則來自古波斯語「Yad」,意思是「朝拜、頌揚」。在阿維斯塔語(一種古老的印歐語言,屬於伊朗語支的東伊朗語)中,意思是「讚頌、祈禱,祈禱的地方」。

沙漠嚴峻的環境與偏遠的地理位置,使亞茲德長期遠離戰,免於殺戮與破壞,保存了完整的歷史風貌傳統。在蒙古征伐時期,亞茲德成為避風港,藝術家和學者紛紛來此避,塑造出獨特的文化風貌。薩珊王朝時期,亞茲德成為瑣羅亞斯德教的信仰中心。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後,更成為瑣羅亞斯德教在波斯的最後據點,至今仍約有三萬名信徒在此居住。

瑣羅亞斯德教源於波斯原始宗教馬茲達教。該教奉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為主神,本來是古波斯原始部落的祭祀信仰。「阿胡拉」就是「全能」、「主人」的意思;而「馬茲達」則代表「智慧」。瑣羅亞斯德教的三項根本信條,就是「善思、善語、善事」(Good Thoughts, Good Words and Good Deeds)。

公元前七世紀後期,瑣羅亞斯德大幅改革馬茲達教,賦予阿胡拉‧馬茲達包羅萬象,以創世的能力,正式立瑣羅亞斯德教。大流士一世時期,奉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到了公元四世紀傳入中國,當時稱為「胡天」,到隋末唐初,才稱之為「袄教」,俗稱「拜火教」。因為火是「無限的光明」,因此,瑣羅亞斯德教視拜火為神聖職責。

到達市內的拜火廟(Zoroastrian temple)時,時間尚早,廟的正面仍被毗連建築物的陰影遮蔽,導遊說約半小時後拍照最佳。這個亦不難想像但意想不到的是,赫赫有名而且源於波斯的拜火教,留在伊朗的最後據點,卻只是一座不大的建築。廟前有一個圓形水池,廟內供奉着一壇不滅聖火。據說這壇聖火已燃燒了一千五百多年,曾數度遷到了一九四○「落戶」這裏

瑣羅亞斯德教的聖火分為三級,奉祀最高級聖火的聖火廟只有九座,現在唯一位於伊朗的是亞茲德這座,其他的都在印度。聽導遊說到這裏,心中亦難掩欷歔,有點感慨。門的上方刻有祆教的標誌「法拉瓦哈」(Faravahar),也就是阿胡拉‧馬茲達的神像。

導遊特別指出,神像手持的權力之環,據說就是現代結婚交換戒指的起源。是耶非耶,實不得而知,但導遊說到袄教與中國很有淵源,因為明朝的「明」就是明教的「明」,而明教,就是祅教云云。明朝的「明」雖可能與明教有關,但明教卻非祅教。雖然《倚天屠龍記》如是說。

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Mani)創立摩尼教,聲稱自己是佛、瑣羅亞斯德和耶穌的繼承者,是最後一位先知。摩尼教約於時期傳入中國,到了武則天時期達到頂峰。唐代宗大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滅佛時,摩尼教亦遭嚴重打擊,轉而成為秘密宗教。

到了宋代,摩尼教被意譯為明教明教相信黑暗要過去,光明將來臨,屢有反政府之舉。兩宋時流行於淮南、兩浙、江東、江西、福建等地,不斷組織農民起義,著名的有北宋末年的方臘起義。

雖然《倚天屠龍記》說朱元璋為明教弟子,但正史卻沒有這樣的記載。不過,明之國號,亦可能與明教有關。明史本紀第一‧太祖》記載:「時劉福通迎立韓山童子林兒於亳,國號宋,建元龍鳳。檄子興子天敘為都元帥,張天祐、太祖為左右副元帥。太祖慨然曰:『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耶?』遂不受。然念林兒勢盛,可倚藉,乃用其年號以令軍中。」

這個韓林兒,是河北欒城人,父為韓山童,祖上歷代為明教教主,號稱「明王」。元順帝年間,韓山童以彌勒佛下生救世為號召,自稱宋徽宗八世孫,與劉福通等人起義事敗被殺。其後劉福通召集部眾,奉韓林兒為帝,號「小明王」,立國號為「宋」,年號「龍鳳」,軍稱紅巾」。

龍鳳十二年(公元一三六六年),朱元璋派廖永忠迎接韓林兒至金陵應天府,途中在瓜步渡長江時,韓林兒所乘船沉沒,韓遇難,時年二十六歲。這段歷史,亦惹起朱元璋弒主竊國之疑竇。歷史,從來都是成王敗寇,亦從來都是由空白填滿的。隱惡揚善,也就是本朝史冊的必然。

話說回來,廟內除了聖火,還有一件重要文物,就是瑣羅亞斯德的畫像。不過,導遊強調,這只是畫家想像出來的形象,因為沒有真正的瑣羅亞斯德畫像留存下來。畫中人面相安詳、雙眼上望、頭纏白巾、身穿白袍長髮及肩束大鬍子腦後發出金色的神聖之光右手食指指向天,左手似是在擎扙。導遊說,神聖之光有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層次以金色為最高級。

至於那壇聖火,則供奉在玻璃室內。不過,觀看聖火也是一種折騰。因為遊人眾多,而玻璃窗面積不大,正前方僅可供兩至三人同時站着觀賞聖火。然而,卻有人站在玻璃前,不動如山,毫不理會後面的人在鼓噪。但不是在虔敬祈禱,亦不是在憑弔往昔,更非欣賞這壇不滅聖火的永恆光輝,而是在不停「卡嚓」,直至最後離開,也沒有真「看」這壇熊熊聖火。

當聖火的光芒映入眼簾,心中覺莫名的溫暖和安詳。聖火的光,是否真的可以淨化這個紅塵俗世,為世人消災去禍、焚化苦楚,實不得而知,但火卻真的改變了人類歷史,也改變了地球的命運

眼前聖火眩目,心中不期然升起七十年代無綫電視劇《倚天屠龍記》的插曲:「熊熊聖火憐我苦痛多明明亮光為我消災去禍炎炎聖火焚化苦楚紅紅焰火助我消災去禍……」


曾偉強
二○一六年一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