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結束土耳其之旅,返回香港之前,率先在「香港」吃了一頓午飯。領隊特意安排在行程最後一天,在伊斯坦堡一間以「香港」為名的中餐館用午膳。不過,餐館的老闆明顯與香港無關。
那頓午飯六餸一湯,但嚴格來說,卻可以說只是五餸一湯,因為其中兩道菜是炒芽菜和炒蛋。那豈不是芽菜炒蛋分碟上?其他餸菜有炒雜菜、原條蒸魚、酸甜雞丁和一道無以名狀的炒肉片。那窩湯是我最欣賞的,是雞絲粟米蛋花湯,勝在「清淡」和熱氣騰騰。
在行程的最後一天,除了到大市集「朝聖」以外,其他都是自費活動,包括乘坐渡輪遊覽博斯普魯斯海峽、參觀杜馬伯爵皇宮和地下儲水道大市集。但由於人數不足,博斯普魯斯海峽遊告吹了,這個真的很可惜。而有「地下皇宮」之稱的地下儲水道大市集,也只有約半數團友前往參觀。當然,我們都沒有錯過杜馬伯爵皇宮。
那個上午,從安卡拉往伊斯坦堡的行車途中,在中途休息的時候,我和玉琴也跟當地人一般,捧着土耳其紅茶在逛那個小商場。紅茶一個土耳奇里拉一杯,很相宜。
紅茶是土耳奇人生活的一部分,每一天都由一杯熱紅茶開始,三餐飯後和閒來打發時間更少不了它。數天下來,我們也不自覺地沾上了這習慣。土耳其紅茶必定是盛於葫蘆形的透明玻璃杯中,有玻璃小托盤,通常賣茶的人會附上一顆方糖,但由於土耳奇人嗜甜,所以都會加兩顆糖或以上。我和玉琴則喜歡無糖的原裝紅茶。
呷着紅茶游走小商場的當兒,也有一點小小的意外收獲。我們看到了其中一個櫃檯有吉他型的時鐘出售,雖然是塑膠外殼,而且是中國製造,但玉琴喜歡,最終也買了一個。
小休後繼續行程,目的地便是那間名為「香港」的中餐館。用過午飯,有一點自由時間,我們便逛塔克西姆廣場(Taksim Square)。這次是第二次逛塔克西姆廣場了,第一次是剛抵達伊斯坦堡的那個早上。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晨,由於航班抵達伊斯坦堡時為時尚早,景點尚未開放,因此有約兩個小時的空閒時間。領隊便帶我們到塔克西姆廣場,欣賞當地供應道地早餐的餐廳餅店。土耳其的早餐以麵包為主,有數不清的款式,事實上,土耳其人可謂無包不歡,早午晚三餐均配以麵包。就是街邊道旁,也不時看到售賣麵包的流動小販,也有頭頂一大盤麵包,如耍雜技的麵包販子,令人嘆為觀止。
然而,由於那個早上冰冷有雨,加上剛下機,沒有充足準備,我和玉琴幾乎被冷壞了,所以在欣賞過各式麵包之後,便躲進「麥當勞」喝熱巧克力,給身體加添一點熱量。團友馬先生和雷先生還吃了一份早餐。由於時差關係,當時應已是香港的午飯時間,我當時沒有在意,後來才後悔沒有和他們一樣吃點東西,因為當天的午飯時間,也就是香港的晚餐時間。就是這樣,當天整個伊斯坦堡的上午,便是飢寒交迫地游走十根宣禮塔之間。
塔克西姆廣場位於伊斯坦堡的歐洲部分,是個大型購物、旅遊休閒區,以餐廳,商店和飯店聞名,不少國際快餐連鎖店也已紛紛進駐,如必勝客、麥當勞、星巴克和漢堡王。「塔克西姆」就是匯聚的意思。
廣場上的共和國紀念碑是它的地標式建築物,建於一九二八年,紀念土耳其共和國成立。而廣場最吸引之處,不是名店,而是包圍紀念碑的野鴿群,天空偶爾還有海鷗在飛舞,煞是好看,亦予人難以言喻的舒暢。
廣場也是舉行遊行、新年慶祝活動或其他社會公眾活動的熱點。當我們在「香港」吃過午飯,自由地游走廣場的期間,便遇上了一次遊行示威活動。當時我突然發覺身後的燈柱上站滿了手持攝影機的人,回頭一看,前方浩浩蕩蕩的來了一批遊行人士,他們高舉橫額,高叫口號,來到我們站立的位置附近便停了下來,接受媒體訪問。路旁的大廈內還有人撒下彩色紙屑,似乎是表示支持。事後領隊打趣地說,這是特別行程,讓我們都有機會上電視。
由於時間充裕,我和玉琴離開人群以後,便找了一間小店,品嚐道地的土耳奇咖啡。該店的名字是「Marmara」,早於一九七○年開業,是一間小餐廳,地舖是廚房和外賣部,也有售賣麵包,二樓才是餐廳。我點了土耳其咖啡,玉琴則點了鮮榨石榴汁。土耳其盛產石榴,隨處有售。
土耳其咖啡是小小的一杯,一般不會攪拌,以免令沉澱在杯底的咖啡渣浮上來。傳統的土耳奇咖啡是和渣共飲的,據說也有其獨特的煮法,是把咖啡粉放在長柄小銅壺內煮,煮的時候,亦必須注意火候,因為一杯完美的土耳其咖啡上,應有一層完美的泡沫。我們在安卡拉的超市買的即沖土耳其咖啡,恐怕如何也沖不出那一層泡沫來。
除了土耳其茶和土耳其咖啡,在行程期間,我們也品嚐過著名的蘋果茶(Elma çay)。雖說是茶,但一點茶味也沒有,顏色是櫻桃紅,進口酸酸甜甜。一般店舖售賣的是粉末式的茶粉,這種沖劑添加了糖和香料,時間一久,會凝固起來,令到品質變壞。另一款是天然果粒的蘋果茶,雖然要煮,但喝起來比較道地,也不虞日久凝固變質。
那個塔克西姆廣場的下午非常愜意,還欣賞了一個名為「今天的土耳奇」的小型攝影展,其中一幅令我印象最深的相片,是一幀伊斯蘭墳地的照片。相片主調是灰色,隱隱發出呼喚,引人深思。伊斯蘭奉行土葬,它的墓碑看似棺材,安放在地面,前後均豎起石碑。
逛畢塔克西姆廣場,我們便前往杜馬伯爵皇宮參觀,然後兵分兩路,一批參觀地下皇宮,另一批則逕自前往大市集,最後在大市集的停車場會合,前往毗鄰大市集的魚市場用晚餐。
我們吃晚餐的餐廳名叫「海豚」(Dolphin)。事實上,伊斯坦堡魚產量豐富,每當旅遊巴士經過歐亞大橋的時候,都會發現大橋兩邊滿布垂釣人士。雖然土耳其料理中的魚很有名,但我們的晚餐卻沒有驚喜。反而是飯後離開餐廳,返回旅遊巴士時,經過一間土耳其雪糕店,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喜悅。
那是傳統的土耳其雪糕,當地人稱為「Dondurma」,質地非常黏稠,吃起來有點像糯米糍。那位售賣土耳其雪糕的小販,年逾五十,長了鬍子,身穿傳統鄂圖曼民族服飾,手持一根長長的金屬棒,攤檔掛上搖鈴,用作吸引顧客。
當客人付上三個土耳其里拉後,他會用那根附有鏟子的金屬棒,像炒菜般在桶內攪動、拉扯雪糕,然後鏟起,把雪糕放到雪糕筒裡,再把雪糕筒黏在金屬棒上,遞給顧客。然而,這才是戲肉所在。當客人取雪糕筒時,他像變魔術般把雪糕取走,剩下一個空空如也的雪糕筒,就在顧客發呆之際,他又舞弄金屬棒,把注滿雪糕的雪糕筒重新遞過來,如此翻覆捉弄客人,但被捉弄的顧客不但毫不介意,反而被逗得呵呵大笑。
土耳其雪糕聲稱是世上最堅韌的雪糕,也是土耳其獨有,不會出口。土耳其雪糕主要成分是山羊奶和蘭莖粉(salep)。蘭莖粉便是使到土耳其雪糕如此黏稠的秘密所在。
記得在前往奇石區的途中,在「MADO」吃雪糕時,看見餐單上有「Salep」這款飲料,當時不知是啥,卻原來這種蘭莖粉大有來頭,而且營養豐富,當地人和前鄂圖曼帝國領土的人都喜歡用它來調製飲料。
蘭莖粉是把土耳奇獨有的野生蘭花的根莖壓碎製成的,而這些蘭花只生長在土耳其東南部,是非常稀有的品種。然而,由於每一公斤蘭莖粉需要耗用上千朵蘭花,因而令到這種珍貴的蘭花瀕臨絕種。蘭莖粉現已被禁止出口。
這不禁教人感慨起來,大自然予人類無數的珍寶,而人類卻不僅不懂回饋,反而予取予求,恐怕就是希臘的豐收女神「阿耳忒彌斯」(Artemis),也無法滿足人類的貪欲。當我們欣賞過土耳奇雪糕小販的表演,一口一口地吃土耳其雪糕之際,也許是時候好好的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曾偉強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