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7 February 2012

謝記結業的啟示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星期六,專程來到香港仔「山窿謝記魚蛋」,希望在它結業前光顧多一次。

那天天陰有微雨,但人潮不斷,在店外輪候的人龍,沿着安暉大廈繞了一圈,龍尾在漁暉道盡頭。我們輪候了足足一小時三十分才得以進內坐下,而吃則只不過花了十來分鐘。值得嗎?這可不是價值的問題,而是價值觀的問題。

說實在的,即使一般凡人如在下,亦能吃出謝記的魚蛋魚片確實與別不同,可想而知,它實非浪得虛名。謝記的結業,代表一個時代的終結,一段感情的消失,亦代表着人類隨着時代的步伐向前走的同時,生活品質卻不斷走下坡的無奈。

香港仔曾是著名的漁港,亦見證香港的漁業的沒落。雖然「香港仔魚蛋」成為香港的名氣品牌,但屹立香港仔近七十年的「山窿謝記魚蛋」,卻宣布在一二年三月底結業。

今天,「香港仔魚蛋」早已是機器製造,大量生產。但謝記卻堅持每天手打魚蛋、做魚皮雲吞,每天新鮮,腐皮卷更只限午市,即便是閒日,亦例必大排長龍,而店舖的營業時間,亦不過是每天早上十時至下午六時。如此執着於品質,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事實是,不少魚蛋粉店舖,亦有標榜手打魚蛋的。究其實,人手製造始終有其特色,每顆魚蛋亦不盡相同,而吃進口的,不僅是食材,也有其獨特性和摻合了師傅的感情。機器生產可以滿足大量的需求,但就是欠缺了這種獨特的個性和人氣。

第一次到謝記吃魚蛋粉,已是十八年前的事,那時候在黃竹坑上班,與同事一起前往,是慕名而去的。記得那次的印象一般,由於是午飯時間,人太擠,實在無法仔細品嚐,但仍吃得出它謝記的魚蛋真的與別不同。

一般的魚蛋主要用牙帶魚製作,但謝記則用上至少三種魚打漿製成,而且去骨的工夫十分完美,亦一點也沒有魚腥味。聞說老闆每朝親自到魚市場選購食材,如果挑不到好的魚,當天寧願休業也不會用次等的食材。

謝記終於結業,這次不是敗於狂飈的租金,而是食材難覓。本港漁業早已式微,加上環境污染,令魚穫銳減,鮮魚難求,而上等魚肉近年亦因內地搶購而令價格飛升;加上手打魚蛋的技術後繼無人,製魚蛋師傅難以補充,第三代掌舵人亦年事漸高,故毅然決定光榮結業。

就連食材也無法穩定供應,而食品製作的手藝亦有失傳之虞,香港真是枉稱美食天堂。無奈的是,這是科技化,機械化的必然。值得反思的是,大自然的食物鏈環環相扣,大自然慷慨地供給人類以食物,但人類卻不懂回饋,予取予攜。機械化令食品的質量同一化的同時,亦令食品非人化,人類與食物不再相互連繫,而是漸次遠離,甚至處於對立面。

西諺有云:「你是你所吃的」。假如人類吃進肚內的一點人氣也沒有,人類自身的氣味亦勢必消逝於無形。

到謝記吃一碗魚蛋粉,吃的何止是一碗魚蛋粉,還有十八年前的回憶,一段時光的思念,一些人和事。吃的就是一種味道,人情的味道。


曾偉強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Saturday 18 February 2012

新光四年後如何?

曾經,差不多每夜都會經過新光戲院,然而,卻從未進場看戲。人生,也許就是這麼一回事,伸手可及的東西就是輕輕的讓它擦身而過,直至快要失去,甚至已經失去,才會感到惋惜,才明白它的重要。

那些年頭,在北角英皇道上班,除了休假的日子,每天都會經過新光戲院,偶爾也會進內溜達。不知怎的,當年從沒有興起進場看戲的念頭,也許就是因為我不是粵劇迷。

縱使不是戲迷,但當新光一再傳出結業的消息時,心中又不免為之感傷。畢竟那不是一間戲院結業那麼簡單,而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強遭割裂。雖說救新光不等如救粵劇,但「香港粵劇殿堂」之名卻是得來不易。

成立於一九七二年的新光戲院,歷史不算悠久,但卻是香港僅存的大型粵劇演出場地。香港粵劇團體及曲藝藝團在新光演出更是數之不盡,其中以一九九三年「林家聲舞台藝術匯演」連演三十八場,場場滿座最為哄動。到新光戲院欣賞傳統粵劇,更成為二○○九年十一月的美國《時代雜誌》網站票選中,在二十五項「遊客不容錯過的亞洲體驗」中排名第七。

弔詭的是,二○○九年年初,新光剛逃過一次結業厄運。當時承租人獲得政府資助,以約七十萬元月租續租三年。但三年後的今天,政府卻袖手旁觀,所謂推廣粵劇,可謂口惠而實不至。眼見新光結業在即,有網民發起明日(二月十九日)圍戲院、特首和業主的「三圍行動」。

今天卻出現戲劇性發展,盛世天戲劇團與業主達成新的租賃協議,以月租百萬續租四年。這對香港粵劇界和一眾戲迷來說,實在是意料之外,驚喜之至。而在盛世天戲劇團的記者會上,劇團團創辦人李居明直斥政府漠視本土文化之不是。他說,假如這個記者會只是一個租賃協議的記者會,為何滿堂盡是港聞記者?這正正反映出新光戲院在香港人心中的地位。

較早時銅鑼灣有戲院由於名店進佔而被迫結業,我們只會為之惋歎,但新光並非一間戲院那麼簡單,它是本地梨園的象徵,絕非遙不可及的西九文化區可比。然而,戲院所在的物業,終究是私人擁有,租約期滿而面臨結業亦非首次,雖然新光戲院今天再一次逃過結業的命運,但四年後又不知會是什麼光景。

說到底,是我們這個社會過於功利,對於歷史,熟視無睹;對於文化,輕於鴻毛。歷史不僅是一幢建築物,而是在建築物發生過的事,活動過的人。而本土文化的傳承,更是千金難易。可悲亦可嘆的是我們的政府始終無動於衷。


曾偉強
二○一二年二月十八日

Sunday 12 February 2012

不應迴避討論安樂死

在前往某公共屋村的巴士上,車上乘客大都是銀髮一族,事實是,屋村亦漸變老人村。乘客既是街妨,在車上寒暄之餘,自然無所不談,包括安樂死。俱老矣,但求得一好死云云!街妨口中的「好死」,指的是不受苦、不受折磨、不負累家人、不虛耗金錢,該死時便爽快地往生。

在今年(二○一二年)一月十一日的立法會大會上,有議員提出關於安樂死的質詢,可惜的是,當街頭巷尾都在談論安樂死的時候,政府卻依然只回應一句「繼續留意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拒絕面對問題亦拒絕討論。

政府漠視甚而是恐懼安樂死的態度,可從政府書面回覆議員提問的內容可見一斑。議員提問過去三年醫院管理局每年接獲市民要求進行安樂死和有否就安樂死合法化及具體施行準則進行研究。回答是「醫管局偶爾會接獲個別人士詢問關於安樂死的事宜,當局未有統計這方面的數字。……當局並無打算就安樂死合法化問題進行研究或諮詢。」

根據香港醫務委員會的《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則》,安樂死指「直接並有意地使一個人死去,作為提供的醫療護理的一部分」。因此,根據香港法律,安樂死涉及第三者作出蓄意謀殺、誤殺、或協助、教唆、慫使或促致他人自殺或進行自殺企圖,屬刑事罪行。然而,這定義實有斟酌的餘地,亦有其不足之處。

安樂死無疑是個複雜的議題,涉及法律、倫理、醫療、哲學等範疇,但醫務委員會所指的安樂死,僅是一種涉及第三者的致人於死的行為,亦即「主動安樂死」的一種形式。但需注意的是,這裏沒有提及自願與否這因素。而「作為提供的醫療護理的一部分」更是與事實不符,醫療護理的目的是復康,而安樂死行為的目的是達致無痛苦的死亡。兩者不可混而為一。

安樂死有廣義和狹義兩層意思。廣義的安樂死是指一種安詳平和、無痛苦的死亡模態,而狹義的安樂死則指達致這種模態的行為。狹義的安樂死行為可分為主動和被動兩類,即積極致死和聽任其死。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廣義還是狹義的安樂死,重點均在於在死者生命的終結,而不是結束生命。故此,安樂死必須與自殺和他殺分而別之。也就是說,廣義的安樂死是一種理想而且優化的死亡狀態,不是死亡的方式。在這種狀態下,在死者得以保有尊嚴和享有高質素的死亡過程。狹義的安樂死就是讓在死者達至這一理想狀態的途徑。

如前所述,狹義的安樂死有主動與被動之分,主動安樂死也是爭議最大的一種行為,即醫師以注射藥物的方式終結在死者的生命。另一種主動安樂死的行為是助死,也即由醫師提供藥物,由在死者自行了斷。至於被動安樂死主要體現在終止治療,不再延緩死亡的過程,讓在死者自然地死去。

最早立法容讓主動安樂死的國家是荷蘭,早於二○○一年通過法例容許主動安樂死。至今同樣容許主動安樂死的國家已增至三個,其他兩國是比利時和盧森堡。而美國的蒙大拿州在二○○八年起,容許醫生合法助死,令該州繼俄勒岡和華盛頓州之後,成為美國第三個容許協助死亡的州。至於已立法容許被動安樂死行為的國家亦與時俱增,包括台灣、新加坡、哥倫比亞、以色列、墨西哥、法國等。事實是,香港也曾於一九九六年展開安樂死的公眾諮詢,當年可以,為何今天就是不能?

幼而長、長而壯、壯而衰、衰而竭,是人生的必然,死亡是生命中唯一可確定的不確定性。但人皆渴望得一好死,免卻自身和身邊人承受不必要的煎熬。強行延長死亡的過程既不人道亦平添苦痛。事實是,沒有人會不認同廣義的安樂死,接下來需要認真思考的,是研究如何達致這種死亡的模態和質素,斷不能視如魍魎,忌而諱之。


曾偉強
二○一二年二月四日

Monday 6 February 2012

這個立春真寒冷

二月四日,農曆正月十三,立春。俗諺說「吃了立春飯,一天暖一天」。立春是春天的開始,象徵大地回暖,但今年(二○一二年)的立春卻不太暖,受到北極冷空氣影響,歐亞大部分地區面對酷寒天氣,數以百計的人被凍死。

暴雪寒風襲擊歐洲多國,部分地區出現百年來最低氣溫。南韓首爾錄得零下十七度的五十五年來最低紀錄。中國內蒙古也一度錄得零下五十度的極低溫。嚴寒天氣沒有隨立春的到來而消去,反而還有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不過,俗語說「立春寒,一春暖」,不知今年的春天,又是否會特別溫暖。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咬春」、「報春」,古時候也有「立春節」或「春節」之稱。到了民國初年,才以正月初一為「春節」,但歲次仍以立春為開始,即過了立春,才算新的歲次,故此,今年二月四日或以後出生才算是肖龍的。

自秦代以來,中國便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每年陽曆二月四日或五日太陽到達黃經三百一十五度時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有「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開始,亦有其農業意義,即「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故此,中國傳統曆法又稱農曆。

中國古代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即每五天為一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意思是立春後五天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甦醒;再過五日,河裏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由於水面上還有尚未完全溶解的冰片,如同被魚背負着一般浮在水面。

這應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然而,當風雪不息,寒風不止,今年的立春,北半球凜冽刺人,不見回暖,這到底是什麼一回事?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怒吼。德國阿爾弗雷德瓦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中心發表的報告認為,造成歐亞寒冬與北美暖冬的罪魁禍首應是全球暖化,而全球暖化的元兇便是人類。

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近年北極夏季融冰速度加快,而到了冬季,極地冰山面積縮小,令到氣壓下降,擾亂了北極濤動。北極濤動是指北極的氣壓變動情况,通常北極上空受強低氣壓控制,相應的冷空氣便會聚集在北極地區,而中高緯度地區的氣溫便相對偏高;相反,當北極地區高空受高氣壓所籠罩,極地的冷空氣便受擠壓向南迸發,造成高緯度地區氣溫急降。今年北冰洋上空便出現高氣壓,因而造成暴雪冰吼的現象。

從前,北極濤動可把極地的冷空氣直接吹向美國東岸,而北大西洋濤動則帶動大西洋中部信風帶北上,為歐洲的冬季帶來暖流,抵擋從北極南下的冷空氣。然而,科學家認為,由於冰山融化令到北極濤動變弱,強冷空氣吹不到美國東海岸,亦無法與大西洋暖流相遇。而北大西洋濤動也無法將信風帶送入歐洲,北極的冷空氣便長驅直進深入歐洲腹地,甚至抵達南歐。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停止,並開始變冷,現時北半球異常的寒冷天氣只是全球天氣變冷的開端,而這樣的冬天可能持續三十年。英國《每日郵報》便稱今年的寒冬顯示「小冰河期」來臨。然而,世界氣象組織規定,觀察一個氣候態需要以三十年平均來考量,而從三十年滾動情况看來,全球氣候還是在變暖的。

小冰河期是指在歷史長河中,一段全球普遍降溫的相對較冷時期,但較主要的冰河期暖和,維時也較短。距離現在最近的小冰河期,有十三和十六世紀開始之說,而結束時間則幾乎一致認定在一八五零年前後。根據《北游錄》記載,在小冰河期期間,也就是清順治、康熙年間,太湖曾結冰,廣州亦落雪。

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雖然莫衷一是,但有氣象專家認為,從純自然因素考慮,地球是要進入小冰河期的;但如果計及人類活動造成的因素,卻又是令到全球變暖。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導致氣溫升高,而自然力量又讓氣溫下降。因此,說到底,是人類的活動攪亂了大自然的平衡,人類妄自尊大的後果,便是大自然的猛烈反擊。

際此「停杯不飲待春來」,而春仍不見蹤影,惟有靜待春雷響,叫醒百蟲,亦同時警醒無知的人類。



曾偉強
二○一二年二月五日

Saturday 4 February 2012

足印

尋找一線光
在沙漠盡頭
停下停不下的腳步
一陣風
黃紗飄起
輕抹足印
尋不到來路
找不着
看不見那一線光
極目處
碧空沙黃
拔步遄征
尋覓
一線光

Friday 3 February 2012

「蝗狗」戰的一些觀察

龍年伊始,紛擾不止。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挑起的中港罵戰,縱已驚動了中央,卻又是沒完沒了似的。俗語說「罵人須有理」,但觀乎孔的言論,卻又看不出什麼所以來。然而,雖然孔的「狗」論可以嗤之以鼻,但卻又令人憂心,亦有教香港人反思之處。

今年(二○一二年)一月十九日,孔慶東在內地第一視頻網路電視台《孔和尚有話說》節目中,評論一段網上傳播,關於內地兒童在港鐵車廂吃麵,被香港男乘客指正而引發衝突的短片時,先後用了七次「狗」字,其中六次是直接或間接形容香港人的。這番言論惹起港人反彈,以「蝗蟲」反諷大陸人。

事件引起中央關注,但仍未有平息跡象。有團體在二月一日的香港報章上刊登全版廣告,稱大陸人為「蝗蟲」,表達了負面的情緒。誠言,不論是「狗論」還是「蝗論」,都不值得鼓勵,更不應無限上綱,但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剔除雙方的表層外衣,中港對罵實反應了深層次的矛盾,包括香港本土意識的覺醒、內地與香港族群矛盾的激化,以及大陸對香港人身分認同的質疑。

孔慶東自稱孔子後人,素以髒話罵人出名,曾經連續用了三個「媽」罵記者而「贏」得「孔三媽」之稱。雖說其誑言流於謾罵,但支持者亦不少。也許正是網上不求深度但求痛快的現象,讓他能討好不少「網流子」,成為網絡上的紅人。除此以外,他的走紅亦反映一個事實,就是他的確說出了不少大陸人的心聲。

孔自號「孔和尚」,這似乎有辱「和尚」二字。但他對和尚卻有與別不同的見解,而這觀點,正正反映出他不守常規,不按牌理出牌的脾性。孔慶東認為,「高級的和尚就是佛,跟他吃肉不吃肉、喝酒不喝酒、有沒有老婆孩子沒有關係。那些都是對低級和尚的要求,怕他不幹好事,所以設了一些規矩來要求,真正達到境界根本就不需要。所以是不是和尚,跟出家不出家沒有關係。」如此一說,豈不是屠夫嫖客也可以當和尚?無怪乎孔也可以當教授了。

在「第一視頻」長約七分鐘的片段中,孔慶東認為香港人過去受到殖民主義影響,帶有奴性,是英國的「走狗」,卻又自覺優越,瞧不起大陸人,而且至今如是。這些話雖語帶譏諷,卻又不能完全予以否定。不過,中華人都帶有奴性,而這奴性並非源自殖民主義,而是來自五千年醬缸文化。雖然香港人仍有自我優越的影子,但敢問哪個地方的人沒有自我優越感?而香港人今天的優越感,絕非傳承於殖民主義,而是本土意識的覺醒。

今天的香港人,與九七前已不可同日而語。今天我們正視歷史,重視保育,弘揚本土文化、核心價值。近年的天星碼頭、皇后碼頭、保護維港、菜園村事件、保留政府山,以至八十後尋根等事件和運動,在在反映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一輩,絕非殖民主義的追隨者,而是本土文化價值的捍衞者。

回歸以來,中港接觸愈趨頻密,加上浩浩蕩蕩的大陸來客,自然而然地引發中港兩地文化衝突。當本土文化受到衝擊,即便是那是血脈相連的大陸同胞,也足以形成港人起而抗之的心態,當這種心態凝聚起來並付諸行動,便構成族群矛盾,而不幸的是,這種矛盾正在激化。

矛盾的產生是雙方面的。不論是回歸前還是回歸後,香港都擁有特殊的地位,備受中央高度的重視,這點早已為內地部分人所不滿,孔慶東亦不過是代這批人士說出他們想說的話而已。但若族群矛盾深化下去,對各方面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實是,族群矛盾不僅今天發生在香港,在大陸省區之間和在台灣島內均有出現,如何化解族群矛盾,實在是中華人面對的一大難題。

在第一視頻的片段中,孔慶東指出不少香港人不認同中國人的身分。問題是,九七前香港人沒有英國公民身分,九七後亦沒有中國國民身分,在無以名狀之下,故且稱之為香港人。這是現實的無奈,香港人的悲哀。然而,正是無巧不成話,不久前便有內地官員批評一項有關香港人身分認同的民意調查。至於兩者有沒有關連,實不足為外人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香港人也是中華人,這是事實,但香港人有別於大陸人,這亦是鐵一般的事實。正如上海人也是中華人,但上海人就是與北京人不同,亦與廣東人不一樣。香港人自覺是香港人有何不妥?只是有些內地有人心裏陰暗,感覺不舒服罷了!

值得港人反思的是,香港人昔日的自高自傲,今天可能變成了自卑自微。面對今天內地的暴發戶同胞,已非昔日的「阿燦」。反之,今天的港人,反而被冠以「港燦」之名。而香港經濟,亦大大依賴大陸同胞來港觀光,即使是茶餐廳的伙計,也須說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的今天,香港人實應放下漸次褪色的光環,踏實地面對現實,努力做好自己,不卑不亢,才是香港精神。

回頭再說「蝗論」,有必要與孔叫獸一般見識嗎?假如我們不接受孔慶東以「狗」泛指香港人的話,我們亦不應以「蝗蟲」泛指內地人。畢竟推己及人正是中華文化的美德。正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不論是中華人還是外國人,理應一視同仁,不應動輒以「非人」斥之。香港人理應為自身的依法守禮、包容並兼、明辯是非而自豪,不應逞言語上的一時之快,而是捍衞和彰顯香港多元共融的文明形象。


曾偉強
二○一二年二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