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0 May 2012

游走十根宣禮塔之間

根據伊斯蘭的傳統,清真寺必須建有宣禮塔,而宣禮塔也就成為了清真寺的特色。視乎規模與地位,一般清真寺會擁有一根、兩根或四根宣禮塔,傳統上最多是六根。香港尖沙咀的清真寺便擁有四根宣禮塔。

當今世上只有一間清真寺擁有六根宣禮塔,就是土耳奇伊斯坦堡的藍色清真寺。然而,這六根宣禮塔的出現,卻非關藍色清真寺的超然地位或歷史,而是出於一場誤會。

藍色清真寺建於一六○九至一六一六年間,本名是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由蘇丹艾哈邁德一世下令興建,亦因而得名。當年由建築師美赫美特(Mehmet Ağa)負責。美赫美特大量採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Iznik)磁磚裝飾,其優雅的藍色色調為它贏得「藍色清真寺」之美名。

至於為何最終建成了六根宣禮塔,據說是當時蘇丹艾哈邁德一世雄心勃勃,企圖建成一座最完美的清真寺,並刻意選址聖索菲亞大教堂對面。他當時下令,要建築師蓋一座「黃金的」清真寺,但美赫美特將「黃金的」誤會為「六根的」,所以在原先四根宣禮塔之上,額外多建兩根尖塔,令藍色清真寺成為當時除了麥加以外,世上唯一擁有六根宣禮塔的清真寺。

這六座宣禮塔建成時,挑起了極大的爭議,亦令蘇丹艾哈邁德大為驚恐,因為這表示藍色清真寺擁有與伊斯蘭最神聖的麥加大清真寺同樣多的尖塔。但由於錯已鑄成,當時的蘇丹亦不想破壞藍色清真寺的結構,於是便出資為麥加大清真寺增建第七座尖塔,解決了這個問題。故此,現在麥加大清真寺依然是世上擁有最多宣禮塔的清真寺。

這些又稱拜喚塔的尖塔,原來並非純粹宣示權威,而是有實際用途。由於伊斯蘭每天都要朝拜五次。為了提示信徒向真主敬禮的的時間到了,清真寺便築起宣禮塔,而每當信徒聽到召喚,無論在什麼地方,便能進行膜拜的禮儀。從前的宣禮塔全是由人作出呼喚的,現在已全面安裝了揚聲器。

藍色清真寺盤據伊斯坦堡舊城區的天際線,睥睨馬爾馬拉海、黃金角和博斯普魯斯海峽。從東北方望過去,除了中央最高的圓頂建築,亦不難看到清真寺的多圓頂結構。圍繞四周的六根宣禮塔,高聳挺拔,氣派不凡。雖然藍色清真寺開放給遊客參觀,但內裏信徒朝拜的中央部分是不許內進的,而每當寺內進行朝拜的時段,亦一律禁絕遊客。而與所有清真寺一樣,進寺參觀必須脫鞋。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上午,天色昏沉有雨。進入藍色清真寺參觀,一手拿着雨傘,一手提着鞋子,還要照顧掛在頸上的照相機,顯得有點狼狽。進入寺內以後,不難發覺內裏有點異味。導遊說那不是寺的氣味,而是遊人的體氣腳臭。因為信徒進內朝拜,必先清洗四肢,清潔的地方就在寺旁。反觀遊客脫了鞋便進內,而由於每天的遊客眾多,日久形成那股異味。

寺內牆上貼上兩萬塊伊茲尼克磁磚,圓頂由宏偉的「象腳」支柱支撐,氣度恢宏,營造出室內高聳的空間。舉頭仰觀之際,在讚嘆之餘,心情亦有點激動。不難想像,在天清氣朗的日子,寺內的琉璃玻璃窗引進外面的陽光時,是何等的燦爛。

祭壇的所在是麥加的方向而不是寺的中心,而祭壇兩邊掛着兩面圓形盾牌似的東西,上面以阿拉伯文,分別寫上真主「阿拉­」和「穆罕默德」的名字。而祭壇旁邊,亦加設了專供殘障信眾使用的設施。信仰無分傷健,人人平等,只怕是分別之心。

離開藍色清真寺之時,雨勢稍緩,但心情尚未平復。接下來便要參觀比藍色清真寺歷史更悠久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心裏亦有準備要面對更大的震撼。但在參觀大教堂之前,導遊先向我們介紹了藍色清真寺背後的古羅馬競技場。

競技場曾經可以容納十萬觀眾,座落於藍色清真寺的西南方,繞着它的跑道長一千公尺,從前用作舉行雙輪戰車的比賽。賽道現已鋪上現代化的石階,一點古代的痕跡也沒有,周遭亦滿布商販,昔日的喝采和歡呼聲盡成明日黃花。這正是現代化與遺蹟不能共存的又一例子,教人無限惋惜。

這個古羅馬競技場始建於西元三世紀,今天只剩下少數遺址供人緬懷它昔日的光輝。北邊那座造型優雅的噴泉,是德國Kaiser Wilhelm國王於一九○一年送給鄂圖曼帝國的友好禮物。另一邊的西奧多修斯方尖碑,是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在埃及建造,在西元三九○年由西奧多修斯王從埃及搬過來的。方尖碑南面有一根螺旋式的青銅柱,它原是西元前四七八年放在希臘德爾菲阿波羅神殿前的,西元三三○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從希臘搬過來。競技場的最南端還有一根粗糙的石柱,它的來歷無人知曉,就如歷史的真相沒有人知道一樣。

假如稍稍加點想像力的話,不難「聽」到競技場進行比賽時的喝采聲,和戰車在比拼的場面。假如戰車只用於在競技場的比賽,那將是多麼美好的一回事,可惜的是,現實卻不是那樣。歷代多少野心家,為了一己私欲,不獨挑起戰爭,亦百計千方地擴大個人的權力和提升地位,例如擴建大教堂。也許王權與神權本來就分不開來。

聖索菲亞大教堂一直是伊斯坦堡的地標式建築之一,它擁有直徑達卅一米的穹頂,曾經是世界最大的教堂。後來鄂圖曼帝國掩藏了基督教鑲嵌畫,增加了伊斯蘭元素,包括加建四座宣禮塔,將這座宏偉的大教堂變成清真寺。土耳奇共和國成立以後,再改為博物館。

希臘文「索菲亞」(Sophia)是「智慧」的意思,聖索菲亞大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三六○年建造,在西元四○四和四一四年兩次遭祝融之災,在西元四一九年由狄奧多西二世重建。西元五三二年,查士丁尼大帝下令擴建這座教堂,使之成為世界最大的教堂,從而提升他的地位。

事實是,聖索菲亞大教堂與拜占庭帝國歷屆君王均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牆上的壁畫可以證明。導遊指出,教堂內滿布壁畫,包括國王與王后,但更多的是聖人的畫像,也有耶穌。聖人的頭上都有光環,但耶穌的光環內有十字圖案,一望而知。

聖索菲亞二樓仍保留着精美的馬賽克壁畫,原本教堂被改建成清真寺時,這些壁畫都被灰泥覆蓋,其中有一幅耶穌像,由於光線的折射,使觀眾在耶穌像前走動時,可以感到耶穌像的眼神隨着觀眾腳步而移動。我和玉琴循「哭柱」(Weeping Column)後面的樓梯逕自走上二樓,那裏的馬賽克畫相當迷人,從二樓向下望往上觀,整座教堂顯得氣勢磅礡。特別教人驚嘆的是,教堂的中央圓頂完全沒有支撐物。

地下大堂除了基督的元素,也擁有和藍色清真寺相類似的祭壇。大堂還掛上多個橢圓形的蘇丹印章,還有四個圓形盾牌狀的東西,導遊說上面的阿拉伯文是伊斯蘭教四個聖人的名字。大堂的吊燈很宏偉,加上稍為低沉的光線,整座教堂充滿聖潔的氛圍。

導遊特別提我們,離開聖索菲亞的時候要留意頭上的鏡子,鏡子反映着一幅耶穌像的壁畫。步出聖索菲亞的時候,已雨過天青,但依然寒冷。

由於聖索菲亞毗連藍色清真寺,這裏也就成為了世上擁有最多宣禮塔的地方,共有十根。當游走於這十根宣禮塔之間的時候,不禁為歷史的起伏和宗教的更迭而有所感觸。同一座建築,在不同的年代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同樣為王權所用。到底是神為人還是人為神提供庇所?


曾偉強
二○一一年十二月四日

轉舞

假如沒有欣賞過轉舞,便不算來過土耳奇。源自伊斯蘭宗教蘇菲(Sufi)主義的轉舞,是土耳其人引以自豪的精神文明瑰寶。那個寒冷的夜,在卡帕多奇亞的洞穴夜總會,欣賞了一場,雖未能細味其哲思,但亦可感受到那股神秘主義的色彩,和「神人合一」的不住索求。

古希臘、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均有「神人合一」思想,這和中國的「天人合一」亦有相通之處。在古希臘,只有具特殊能力的「法師」才可以做到「神人合一」。伊斯蘭教的觀點與基督教相近似,認為世人都是真主的兒女,人只要虔誠禱告,便可以達到「神人合一」的境界。蘇菲主義的信徒,正是要透過轉舞這種特殊的修行和禱告形式,達到這一境界。

轉舞源自伊斯蘭神秘主義教派蘇菲主義大師兼詩人梅夫拉那‧加拉丁‧魯米(Mevlana Celaleddin Rumi)的哲思,他認為宇宙和世界都在旋動,相互尊重,相互敬愛。舞者被稱為「旋轉的苦修者­」,透過不停轉動,追求達到與真主合一的至善境界。梅夫拉那一二七三年十二月十七日卒於土耳其的科尼亞(Konya),科尼亞也就被視為轉舞的發源地。對於科尼亞來說,轉舞就是城市的象徵。

梅夫拉那主張通過愛,人與人之間可以有無限的寬容心及博愛精神,對生命的感悟持有正面積極的論調。對他來說,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導人向善的,所以他和他的信徒,均以平等的態度看待各個宗教,包括猶太教及基督教。事實是,對於歷史而言,任何宗教都是一樣,都是王權的工具,縱使都曾經燦爛,亦能針對當時俗世的心靈所需。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早上出發前往卡帕多奇亞(Cappadocia)奇石區的時候正在下雪,眾團友欣喜若狂,紛紛張手迎接這份天賜的禮物。前往奇石區之前,的確很難想像地球上真有這麼一個童話般的奇妙世界,奇岩怪石拔地而起,綿延成串連的山谷,遠看一片荒涼,猶如另外一個星球。事實是,電影《星球大戰》便曾在這裏取景。在那些神秘的岩石背後,布滿空置的教堂與石室,無言地守護着埋藏在這裏的故事,惹人遐思。

白天遊畢奇石區,當天晚飯後,眾人冒着嚴寒的天氣,前往洞穴夜總會欣賞表演。由於轉舞是當晚的第一場表演,所以必須準時到達夜總會。對於這種集體舞來說,當晚的轉舞規模不算大,只有四位男性舞者。他們在幽暗的環境中進場,全部身穿黑袍,袍下是白色小褂和白色長裙,腰繫黑帶,頭上一頂土黃色的高帽。

舞蹈開始後,舞者雙手抱胸,頭傾斜至及肩,然後慢慢脫下代表世俗的黑袍,隨着音樂的節奏舒展雙臂,右手手心朝天,左手手心向地,以左腳為圓心,不停地旋轉。舞蹈分為數節,期間舞者會相互敬禮,步行繞場三周。

舞蹈動作有其獨特的含意,雙臂交叉代表真主的獨一性;右手手心朝天表示承接了上天的聖恩,通過左手傳遞到世間;以左腳為圓心旋轉,則是象徵萬物生生不息、四季更替周而復始;而旋轉則代表修行者距離真主愈來愈近,最終達到至善,與真主合而為一。

由於是源自宗教的關係,表演期間一律不准攝影,表演完畢亦不得鼓掌。整場轉舞演出一氣呵成,在神秘的氣氛下完成,雖無法在短短的一場舞內洞悉蘇菲的真理,卻足以令人肅然起敬,對宇宙、對人生有了新的了悟。轉舞的哲思與中國的道亦有多少相似之處。在道家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謂「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莊子》云:「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中國傳統探究的「天人合一」,相信萬物循環不息,終始一如,生死亦不過是繞同一個圈而已。即使方法不同形式有異,目標卻是一致,就是追求靈魂的提升,超脫俗世。但究其實,世上只有童話的世界才能真正的脫俗出塵,所謂天堂,也許只存在於人的心裏頭。

這一場轉舞,舞者不住的旋動,恍惚在訴說一個無止盡的故事,追逐一個永不會完的終結,在不斷回轉的過程中,起點也就是終點。



曾偉強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四噸重的水晶吊燈

它是一盞燈,卻又不是一盞燈。它是國寶,但產自外地。它見證了歷史,而它本身也在延續歷史。它是伊斯坦堡杜馬伯爵皇宮Dolmabahçe Palace內,世界最大的水晶吊燈。

水晶吊燈靜靜地掛在皇宮的宴會廳,沒有亮起來,這個真的教人失望。原先期待着的驚喜失落了,但這盞舉世聞名的水晶吊燈,應已見慣失落的時刻。

它是當年大英帝國維多利亞女王送給鄂圖曼蘇丹的禮物,本身的重量達四噸,共有七百五十個燈座。如果讓它亮起來,定必教人驚嘆不已。在這個偌大而豪華的宴會廳內,它曾經見證蘇丹的奢華,鄂圖曼的盛衰。

盛衰是歷史的必然,世上沒有永戰不敗的將軍,也沒有永遠興盛的國度。弔詭的是,杜馬伯爵皇宮建成之日,正是鄂圖曼帝國衰落之時。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下午,隨着導遊步進有「水晶宮」之稱的杜馬伯爵皇宮,滿心期待,欲一睹世上最大的水晶吊燈如何璀璨。宮內其他水晶吊燈都亮着了,為何就是最重要的一盞不亮起來?也許,這正正隱含着鄂圖曼帝國的消亡,再也不能發熱發光。

皇宮佔地四萬五千平方米,共有二百八十五間房間,六十八間衞生間。宮門和面向海峽的閘口都由雄赳赳的士兵守衞。甫進宮門首先會見到一座典雅的鐘樓,在藍天的映照下,顯得氣派不凡,但這不過是前菜而已,皇宮內外盡是繁複華麗的洛可可式和巴洛克式雕刻,加上鄂圖曼傳統的藝術風格,真的叫人大開眼界。

在正式入宮參觀前,所有遊人都要穿上鞋套,以免弄髒和損壞宮內名貴的地氈,而在參觀的整個過程,也得依循紅地氈指定的方向走,不得擅自游離,也不得停留或走回頭路。宮內亦一律嚴禁攝影。但人流管理甚佳,導遊的講解亦很詳盡,絕對不枉此行。

由於那盞全球最大的水晶吊燈名氣實在太大,導遊說在旅遊旺季,遊客往往要在宮外輪候兩小時或以上才可以入宮參觀。因此,我們這一次輪候不逾廿分鐘,算是走運了。

皇宮座落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左岸,位處歐洲區,堪稱歐洲第一大皇宮。至於全球最大的皇宮,當然是中國的紫禁城。

宮殿現在的位置,原先是海峽的一部分,十七世紀初,阿荷美特一世蘇丹動用了一千六百名奴隸,把海灣填平,建成皇家花園。土耳其文的「Dolma」意即「填土」,而「bahçe」就是「花園」,「杜馬伯爵」也就是「填土的花園」的意思。

在皇家花園建成後約二百年,阿布杜‧梅吉德蘇丹(Sultan Abdul Mejid)決定在這裏興建新皇宮。因而建成了今天富麗堂皇,呈現維多利亞風格的「水晶宮」

皇宮以水晶聞名,不單是它擁有世上最大、最華麗的水晶吊燈,也是因為它實在擁有不少的水晶吊燈,並有一條著名的水晶樓梯。當我們踏着紅地氈步上階梯,數着一支支的水晶扶手時,何止眼前一亮,簡直有驚艷之感。

除了無數的水晶,整座宮殿還耗用了三十五噸黃金建造,其中大部分是以金葉的形態鋪在天花上。除此以外,宮內的地氈也全屬珍品,包括一幅鋪在宴會廳內,有一百五十年歷史,由俄羅斯沙王送贈的地氈。

宴會廳共有五十六根大圓柱,面積約二千平方米。三十六米高的圓頂予人震撼之感,拱頂四周滿是壁畫,令人讚嘆不已,其視覺效果令到大廳顯得特別壯觀,氣派超凡。

遙想當年蘇丹坐在宴會廳的王座之上,在那盞四噸重的水晶吊燈奪目的閃爍下,接待各國賓客及延見群臣,是何等的豪奢,何等的尊貴,在在彰顯帝國的財力和蘇丹的威儀。

除了價值連城的水晶,皇宮也收藏了不少名畫,包括由蘇丹親手繪畫的油畫。據導遊的解說,歷代蘇丹均受到最優良的教育,除了通曉多國語言,也擁有藝術的才華,音律繪畫都視作尋常。

然而,為了興建這座皇宮,令到當時國運已開始走下坡的鄂圖曼帝國負上極其沉重的財政壓力。皇宮建於一八四三至一八五六年間,建成後,共有六位蘇丹先後入住,最後一位蘇丹在一九二四年正式把皇宮移交一九二三年成立的共和國。鄂圖曼帝國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但帝國留下的這座宮殿,卻成為了土耳其的驕傲。

被譽為土耳其國父的土耳其共和國首任總統凱末爾,在群眾的壓力下,以這座宮殿作為官邸和辦公室,曾在此和不少國家的領袖會面,討論土耳其的建國方略以至世界事務。凱末爾在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日上午九時零五分死在宮內,因此,宮中的時鐘,便被凝固在九時零五分。

今天,那座世上最大的水晶吊燈仍在「服役」,除了無言的「招待」十方來客,也因為宮殿內的宴會廳仍然用作款待國賓。不難想像當它完全點亮的時候,是多麼的華麗,是多麼的燦爛。無言的水晶燈,見證了歷史,也融入了歷史。


曾偉強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特洛伊的木馬

離開伊斯坦堡,展開一段南下東向北轉西回的旅程。沿愛琴海南下之際,天色由陰轉晴,海邊滿布當地人的渡假屋,真是羡煞遊人。眼前所見,幾乎所有屋都裝置了太陽能設施,可謂地盡其利,亦與大自然相友善。

記得當年在電影院觀看畢彼特主演的《特洛伊》時,特洛伊城堡就在海灘旁,睥睨碧海,兩陣對峙。但歲月悠悠,滄海桑田,眼前的特洛伊古城遺址,早已退守內陸,如今只可遙望遠方的達達尼(Dardanelles)海峽。

遙指海岸處,正是當年加里波利一役的戰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英法牽頭的多國盟軍,強行闖入達達尼海峽,企圖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佔領伊斯坦堡。但最終被凱末爾擊退。

參與該次戰役的盟軍共約五十萬,經過約十一個月的激戰後,超過十三萬士兵陣亡,逾廿六萬人受傷。在五十萬大軍中,澳紐軍團約佔二萬八千人,數目雖然不算多,但按人口計算卻是傷亡率最高的的國家。

澳紐軍團共有八千七百多名戰士陣亡。為了紀念這場戰役,澳紐把一九一五年四月廿五日定為「澳紐盟軍紀念日」(ANZAC Day),而自一九一六年起,把每年的四月廿五日定為公眾假期,悼念陣亡將士。

特洛伊曾是神話中的都城,出現於希臘詩人荷馬的《伊里亞德》和《奧德賽》中。故事講述特洛伊人和希臘人的戰爭,最後希臘軍佯裝撤退,留下一隻特製的巨型木馬在海灘,特洛伊人以為是希臘人留下來媾和的禮物,拉了木馬進城,並大肆慶祝。當他們慶祝完畢,酒酣夢甜的時候,躲在木馬內的希臘士兵把城門開啟,讓希臘軍隊進城,把所有特洛伊人殺光,結束這場持續了十年的戰爭。

據導遊解說,特洛伊戰爭的起因,源於三位女神爭奪金蘋果,也就是最美麗女神的稱譽。該三位女神是宙斯的妻子赫拉(Hera)、宙斯的女兒戰神雅典娜(Athena),和宙斯的另一名女兒,愛神阿芙蘿黛蒂(Aphrodite)。原先是由眾神之主宙斯當評審的,但一個是妻子,兩個是女兒,宙斯亦不知從何評起。於是他便說只有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才是最公正和適當的評判。

三名女神雖然漂亮,但心眼卻很小,各出奇謀企圖賄賂帕里斯。赫拉許諾給他權力與財富,讓他成為整個歐亞大陸的主宰;雅典娜允諾令他戰無不勝;阿芙蘿黛蒂則說可以給他世上最美麗的女人。帕里斯最後選擇了美女,把金蘋果交給了阿芙蘿黛蒂。

阿芙蘿黛蒂履行承諾,設計讓帕里斯把斯巴達(Sparta)的王后海倫(Helen)擄走。希臘人為了捍衞自身的尊嚴與誓言,不得不出兵助斯巴達向特洛伊宣戰,當時的戰艦浩浩蕩蕩,征帆連綿千里,還出動了阿奇里斯(Achilles),聲勢一時無兩。然而,這場戰事卻持續了十年,可見特洛伊城真的固若金湯,亦似乎有無盡的資源在背後支持着她。

今天,我們看不到偉岸的城池,也無法想像當年支持特洛伊對抗希臘大軍的力量來源,但不難想像當時慘烈的戰況。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參觀特洛伊當天,雨驟風橫,寒氣迫人,正好為這個歷盡滄桑的古城添上幾分悽愴。也許特洛伊已見慣戰爭的殘酷,如今只是無言地屹立,讓一批批的遊人,鑑往知今。讓考古人員,逐寸逐寸地撥開泥土,呈現古城昔日的光輝。

西元一八七一年,德國考古學家享利奇‧舒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發現特洛伊城遺址廢墟後,考古學家陸續在同一地點發掘出多座不同時期的城市遺蹟,這些遺址分別被考古學家以特洛伊「I-IX」命名。其中被命名為「特洛伊VII」的遺址,被認為是荷馬史詩時期的特洛伊城。據考古研究,此城毀滅於西元前十三世紀。

現時每年有數以萬計遊客到遺址參觀,但他們對一堆堆的出土頹圮大都興趣不大,反而對遺址外的大木馬模型更感興趣。木馬可以讓遊客攀上進入馬腹,模仿當年希臘勇士匿藏在內的場景。

事實上,假如我們細心聽取導遊的解說,再加點想像的話,不難看到那個高度商業化的遺址,內有各種商店、廣場及遊樂設施。進出城的通道歷歷在目,屠宰牲畜的地方亦清晰可見。古城牆的建築特色和一些陶器和雕刻俯拾皆是。然而,在遺址挖掘的同時,亦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有學者認為,這與舒里曼的發掘有關。由於舒里曼錯誤地把「特洛伊II」當作荷馬筆下的特洛伊城,所以他拆毀了許多較後期及前期的建築,包括所有「特洛伊VII」時代的房屋牆壁,以求展現出「特洛伊II」時代的城市風貌。同時,由於缺乏保護,亦令到不少文物被盜走。

事實是,舒里曼在重塑古城風貌的同時,也攫奪了許多古物和珠寶,運返德國。這些寶物在一九四五年後失了蹤,直到鐵幕打開,才在俄羅斯的普希金博物館被發現。土耳其政府一直要求俄羅斯歸還這些文物,但未有成功。

兵乃凶器,在歷史的洪流中,多英勇的武士,多睿智的謀臣,多豔麗的佳人,都是過客,而在層層疊疊的古城遺址中,掩埋了多少光輝歲月,多少英雄美人的故事。到頭來,剩下了甚麼,特洛伊的木馬也許知道。


曾偉強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安卡拉的黎明

土耳其人不叫土耳其為「Turkey」,而是稱自己的國家為「Turkiye」,因為火雞才叫「Turkey」。土耳其人真的很愛國,這次土耳其之行,俯拾皆是的是國旗。當地導遊說,這是因為十一月十日是國父凱末爾的忌辰,所以全國人民都掛上國旗以示悼念。

對凱末爾的尊崇,在首都安卡拉的國父紀念館充分展現了出來。紀念館遊人如鯽,即使我們到達的時候已接近關館時分,但旅遊車仍首尾相啣,在館外連成仰不見首望不見尾的車龍。前往參觀的不獨是遊客,還有小學生和軍校學員,這不就是國民教育麼?

這座莊嚴壯麗的紀念館坐落於山丘上,可以鳥瞰安卡拉,氣勢非凡。這裏也是觀賞日落的理想地點。紀念館由軍方管理,所有進入紀念館範圍的汽車和遊人均需要接受安檢。紀念館也有三軍站崗,按時更替,但這裏沒有花式表演,也許正好反映土耳其人的平實和坦率的個性。

紀念館建成於一九五三年,距離凱末爾逝世十五年。現在除了是凱末爾的陵寢,還是凱末爾博物館,館內展示不少凱末爾的親筆書信和個人物品,如手仗、佩劍和軍服等,當然少不了其生平事蹟,以及他的蠟像。

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ürk)生於一八八一年三月十二日,卒於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日。他戎馬一生,文武雙全。一八九九年進入伊斯坦堡軍官學校,一九○二年進入哈拜參謀學院,因數學成績優秀,獲得「凱末爾」(Kemal)之稱號,「Kemal」是阿拉伯語「完善的」之意。他一九○五年畢業後授上尉軍銜。

土耳奇人從前沒有姓氏,直至共和國成立後才有姓氏,而Atatürk一姓,是一九三四年土耳其國會向凱末爾賜予的姓氏。「Ata」在土耳其語就是父親的意思,「Atatürk就是「土耳其人之父」之意,所以凱末爾是名正言順的土耳奇「國父」。事實上,土耳其人都尊稱他為「阿塔圖克」(Atatürk)而不是凱末爾。

凱末爾早年曾因參與政治活動而被當時的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放逐,其後因參與土耳其與意大利的戰爭而獲晉陞為少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他被任命為新編第十九師師長。一九一五年晉升為上校,指揮了著名的加里波利之戰,擊退了英法、澳紐、印度和紐芬蘭聯軍的登陸進攻。翌年八月,凱末爾因保衞伊斯坦堡而贏得「伊斯坦堡救星」的稱號,名揚全國和歐洲,其後獲晉升為將軍。

一九二○年英國再次佔領伊斯坦堡,逮捕議員並強迫蘇丹解散國民議會,凱末爾在安卡拉召開大國民議會,宣布組成代表國家的臨時政府,並擔任大國民議會主席。翌年出任國民軍全權總司令,親自指揮國民軍與希臘軍隊在安卡拉八十公里外的薩卡里亞河之戰,最後以弱勝強,並晉升為元帥。一九二三年十月廿九日,凱末爾向大國民議會提出了憲法修正案,正式成立土耳其共和國,凱末爾當選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並定都安卡拉。當時安卡拉人口只有約三萬,但今天已有超過四百萬人口。

雖然土耳奇是伊斯蘭國家,但與其他伊斯蘭世界不同,土耳奇實行政教分家,這實有賴凱末爾推行的宗教改革,並制訂了以西歐國家法律為藍本的新民法,從而推動土耳其的世俗化和現代化,成為今天開放的伊斯蘭國家。

參觀紀念館,一般是先到陵寢致敬,然後才瀏覽博物館,但由於是冬季,博物館下午四時關閉,而我們到達的時候已差不多三時四十分,故此導遊建議我們先參觀博物館,再到陵寢。

當天是星期五,但一團團的本地參訪者比外地遊客還要多,不少是學生,還有軍校的學員,以及不同界別的團體。當天還有一個接一個的獻花儀式,而在儀式舉行期間,任何人也不准進入陵寢。因此,我們在外面的廣場逗留了好一會,也因此而觀賞了安卡拉美麗的日落。在冬季,土耳其日短夜長,約四時三十分已經日落,約五時許天色便已全黑。

從奇石區前往安卡拉,為的就是參觀國父紀念館,但卻需要花上數小時的車程,然後只不過是逗留一夜,翌日凌晨便起程回伊斯坦堡,車程又是六小時。

故此,還未有機會看清楚首都的面貌,便要摸黑離開,心裏頭是怪怪的,也有點不甘。幸好還有機會逛逛當地的超市,還有幸見到一套可口可樂的紀念套裝,套裝共有四瓶不同年份的樽裝可口可樂,內裏的可樂當然不是當年的可樂,但玻璃瓶的設計則是當年的模樣,而檟格亦合理,很有紀念價值。

超市永遠是購買手信最佳的地方,除了價格大眾化,也是因為內裏的貨品才是當地人吃喝的。與那些招待遊客的專門店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沒有買那套可口可樂套裝,只買了土耳其咖啡和蘭莖粉(salep)飲料沖劑。

也許是習慣了匆匆的過客,酒店餐廳早在凌晨四時卅分便為我們準備早餐。這也是在土耳其品嚐過最美味的一份早餐。三款不同的麵包、煮雞蛋、香腸、芝士和熱氣騰騰的紅茶。侍應先生還為我們盛滿一瓶熱水。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凌晨五時十五分,我們準時啟程返回伊斯坦堡,雖然車廂內有暖氣,但仍感受得到車窗外的寒冷。開車時天色一片漆黑,大家雖不至於倦眼惺忪,但睡意仍濃。不少團友上車後便倒頭大睡。我沒有睡,默默地向這個還未看清楚的首都道別和欣賞在前方引路的彎月。

不久,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出現魚肚白之前,一道金光從背後射來,照亮了整個車廂。回頭一看,原來是東方晨起,燃亮了半個天空。如我一般未睡的團友連忙舉起照相機,就是原先睡着了的也被驚醒,加入「卡嚓」的行列。

這時背後的天空漸次明亮,前方的彎月逐漸褪色。和煦的朝陽躲在薄薄的層雲後面,整個東方的上空呈現抹抹彤彩,艷麗非常。整個東方的上空呈現燦爛的光芒,像是在驅趕晨星,又似在溫暖冰冷的空氣,教凝固的寒風吹散,讓冷冷的彎月也蒸發掉。這時仍可以用肉眼直視的太陽似在微笑,向旅人揮手致意。這一個晨曦,瞬息萬變,氣象萬千,是我看過的最美麗的黎明。


曾偉強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漫步以弗所古城

古薩達斯(Kuşadasi)是土耳奇艾登省內,位於愛琴海海岸的一個海港,遊輪旅客川流不息。我們遊覽以弗所古城當天,舉目之處便盡是遊輪的旅客團隊。

古薩達斯在土耳其語是「鳥島」的意思。「kuş」是鳥,而「ada」就是島。原因是這個半島的形狀恍如一隻鳥的頭部。可惜當天只是匆匆過客,沒有時間一睹這個鳥島的丰采。不過,漫步以弗所古城期間,遇上這次行程中難得的好天氣,總算愜意,但游走古城巷弄之際,撫今追昔,卻又不無感慨。

以弗所(Ephesus)古城在羅馬時期是商業及宗教重鎮,也是羅馬帝國在小亞細亞省的首都,亦即聖經中〈以弗所書〉所指「聖靈居住的所在。」事實是,經羅馬教庭確認,聖母瑪利亞在以弗所旁邊的夜鶯山安度晚年,如今教徒和遊客均絡繹於途,上山朝聖。

這座希臘古城約在西元前一千年由愛奧尼亞人(Ionians)興建。當時愛奧尼亞人在安德洛克勒斯(Androkles)的帶領下,從希臘中部遷居安納托利亞西部沿海地區,定都以弗所,開展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廣泛採用柱式架構,配以大量雕塑和壁畫。

愛奧尼亞人在哲學、地理、歷史、建築、雕塑等方面均有傑出成就,希臘建築的其中一項特色愛奧尼柱式便因而得名。眼前的古城遺址仍可清晰看到不少愛奧尼柱式、多立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的遺蹟,是少有同時可以看到這三大建築特式的古城遺址。

根據導遊的解說,愛奧尼柱式的特點是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多立克柱式的柱頭沒有裝飾,科林斯柱式的柱頭則用毛莨葉圖案作裝飾,看似盛滿花草的花籃。細看之下,科林斯柱式最為纖細,愛奧尼柱式稍粗但仍見秀美,多立克柱式則比較粗大雄壯,沒有柱礎。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天朗氣清,仰觀毗鄰以弗所古城的夜鶯山,心裏頭不禁升起一股莫名的敬意。而步入古城的當兒,搶先進入眼簾的,是那些已剩下殘垣的柱廊,柱廊內滿目皆是斷裂的柱式和精美的柱頭雕刻。

有柱廊的地方,亦必定建有上蓋。遙想當年盛世,在那一列柱廊上蓋底下,人如潮湧,冠蓋雲集,是何等的繁華。如今眼下,縱使遊人如鯽,卻仍隱隱透出一股淒清的氛圍,為這座歷盡滄桑的古城平添一絲落寞的感覺。

根據歷史,西元前七世紀,辛梅里安人(Cimmerians)攻克以弗所,焚毀整個城市。西元前六世紀,呂底亞國王克羅伊芳斯(Croesus)率軍拿下以弗所以後,下令重建。其後波斯人滅了呂底亞王國,但繼續擴建以弗所,這時更疏浚港口,開闢了自以弗所經呂底亞舊都薩迪斯至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首都蘇薩(Susa)的商路。

西元前四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安納托利亞,刺激了以弗所城的商業,其部下將領利希馬科斯(Lysimachos)駐守以弗所,頒布鼓勵貿易的法令,使這座古城成為愛琴海東岸的貿易中心,並同時在城的周邊興建防禦工事。就在這個時期,城內興建了大劇場和競技場,反映當年由於商旅貿易興盛,人民富裕起來以後開始追求生活質素的提升。

然而,歷史的逆流也沒有忘記以弗所,這座城一度毀於大地震,其後由羅馬帝國重建,城區主要建築的風格亦因而由希臘特色轉變為羅馬特色。事實上,以弗所經歷了希臘和羅馬兩大文化的洗煉,可以說是兩者的混合體。

直至西元一○九○年,以弗所被突厥佔領,但希臘和羅馬時期的文化遺蹟得到了保護。鄂圖曼帝國時期更展開了對遺蹟的研究。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後,以弗所正式列作旅遊景點。旅遊收入當然可觀,而慕名前來參觀的亦不乏名人,包括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全家。

羅馬時期可以說是以弗所的黃金時期,當時以弗所東羅馬小亞細亞西部的省會,被譽為「亞洲第一個和最大的大都會」。城內圖書館、大劇場、議事廳、市集、寺廟、錢莊、醫院、運動場、澡堂、衞生間、妓院一應俱全。可見當時的城市規劃並不簡單。

導遊指示昔日醫院所在,那代表醫療的蛇形標誌至今猶存。醫院旁邊便是藥劑部,足見當時的以弗所城不獨擁有高度文明,而且醫藥分家。可以想像當年醫師在醫院診治病人,而藥劑師則調配藥物,有條不紊,各司其職的情景。與今天香港醫療體制百病叢生,事故不斷,形成強烈對比,實在教人欷歔不已。

這裏的大劇場坐落於大理石街的盡頭,是土耳其現存規模最大的古羅馬劇場。大劇場依山而建,超過一百八十度的扇形舞台可以容納二萬五千名觀眾。相對而言,巴格門古城那個能容納一萬人的劇場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了。以弗所這個大劇場,現在仍在服役,老牌歌星艾頓莊(Elton John)便曾在此舉行演唱會。

巴格門古城擁有當時世界第二大的圖書館,以弗所亦不遑多讓,它的塞爾瑟斯圖書館(Library of Celsus)簡直是以弗所古城的地標。圖書館現已不存在,只剩下正門的牆垣,其懾人氣勢不減當年。牆上四尊女神雕像,分別代表善良、思想、知識和智慧,可惜部分已遭破壞。

跟隨導遊漫步大理石街之際,右邊神廟留下蛇髮女妖的頭像,左邊的高尚住宅區則隱約呈現當年的豪華,屋前的馬賽克地磚色彩繽麗,但遊人不得踐踏,野貓除外。導遊特別指出,豪宅內是不設衞生間的,因為當時城內的人都到公眾衞生間和公眾澡堂。這個公眾衞生間更是參觀以弗所古城不容錯過的景點,由於遊人眾多,參觀這個衞生間往往需要輪候半小時或以上,而且只許前進,不得逗留。

衞生間當然不是使用抽水馬桶,而是活水馬桶。衞生間的設計恍似一排排的石椅,但石上鑿有馬桶形的洞,石下有活水不停流動,在沖走排泄物之餘,衞生間亦不會留下臭味。至於完事後的清潔問題,更是令人讚賞不已。當年沒有衞生紙,而是引活水作清潔之用。在馬桶前,伸手可及之處,便有活水流。這種以水清潔的傳統,至今猶在。土耳奇酒店的衞生間,除了供應衞生紙,馬桶內也有一個出水口,專門供大解後作清洗之用。

由於是航運樞紐,不少水手會進城解決生理需要,城內因而也設有妓院,而且還有廣告路牌。參觀過衞生間以後,導遊便帶我們近距離觀看這個廣告。那是刻在地磚上的圖畫,一隻足印,足印上面分別有心型圖案和女神像。原來那個足印另有玄機。

假如男士的腳比那個足印大,便可以按心型圖案指示的方向,前往妓院尋歡,但如果小於足印,便應依循女神像的方向前往圖書館。用意是不鼓勵未成年少年往妓院,可謂想得周到。然而,據導遊所說,圖書館內是有秘密通道通往妓院的,故此,當年不少跟太太聲稱前往圖書館的先生們,不知到底有多少經秘道往妓院去了。

從大理石道回轉入口處的時候,又一次經過大力神的塑像。大力神扼死獅子的英勇形象,如今只供遊人拍照。他迎送過無數的遊人,也見證了無常的歷史洪流。與他擦身而過之際,腦海浮起它以神力打通直布羅陀海峽的畫面。

我們回到勝利女神像的時候,又再嗅到當年醫院的氣味。


曾偉強
二○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日暮棉花堡

棉花堡的美景,真是聞名不如見面。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午飯過後,花了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從古薩達斯前往期待已久的棉花堡。下車時已見斜暉,冬陽在微寒的風中依樣燦爛


他還提我們可以先行更換拖鞋,以免踏過溫泉以後雙腳濕漉漉的不方便穿回鞋襪。但我和玉琴都沒有帶備拖鞋,而是帶了方巾,用作抹乾雙腳之用。事實是,當我們走到山上,才發現只有香港來客才會穿拖鞋。因為按照西方人的習慣,拖鞋只會在家中室內穿着,不會穿着它跑到戶外的,這是基本的禮儀。

棉花堡(Pamukkale)有個美麗的譯音叫「巴穆卡麗」,它位於土耳其西南代尼茲利省境內,活像一座雪白的城堡,因而得名。「Pamuk」就是土耳其語「棉花」的意思,而「kale」就是堡壘。

在走進如梯田似的溫泉之先,導遊簡單地介紹了在山頂的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古城,古城內留有古羅馬時期的神廟和浴場。古城正在進行復修工程,但無論如何,亦無法彌償失去的歲月,更無法回復昔日的光輝。

棉花堡堪稱世界自然奇觀,世界上只有少數地方擁有類似的天然美景,包括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猛獁溫泉(Mammoth)。棉花堡和希拉波利斯古城在一九八八共同被列為世界遺產。
然而,在列作世界遺產之前,棉花堡已經歷了數十年的人為破壞,當年也曾在景區內興建酒店,酒店大量地引溫泉的水填滿游泳池。尤甚者是在棉花堡上建了機場跑道。當時遊客們還可以穿鞋直接在岩石上行走,在溫泉裏浸浴。這一切幾乎摧毀了棉花堡。

終於,土耳其政府醒悟過來,施加了保護措施,盡力恢復棉花堡的本來面貌。酒店被飭令清拆,如今酒店的「遺址」變成另一景點。遊客不能再在溫泉浸浴,而是只可以濯足而已。可是,乾涸了的泉水已無復往日神采,往日藍色流淌的梯田已一去不復返。

棉花堡地貌的形成,源於含鈣的溫泉水在流動的過程中冷卻沉積下來的石灰岩層。區內共有十七座熱溫泉,有些溫度高達攝氏一百度。溫泉水是在春天由石灰岩層頂端三百多公尺處以及沉積約六十公尺深處湧出。經過時間的洗煉,碳酸鈣慢慢沉積而變成堅硬的石灰岩層。

這正是大自然巧奪天工的奇妙安排,也是大自然送給人類的瑰寶。只是人類不懂得珍惜而已。在石灰岩層旁的崖邊游走之際,在欣賞這個堪稱鬼斧神工的雕塑之餘,不禁為人類的罪孽深感慚愧。

由於是冬季時間,晝短夜長,四時許已近暮色。那個黃昏顯得特別燦爛。在溫柔的冬陽映照下,為乾涸的梯田潑上一片金黃,恍惚要重現昔日的神韻。天邊的霞彩漸次呈現,從雲層間隙射出一束束的光華。

當疲倦的太陽徐徐沉下,西邊天散落漸冷的彩雲。回頭再看東方的岩層,華彩已經褪色,但天際呈現紫藍的清輝,一股瀲灩的空氣在凝聚。白色的水池在夕照下,依樣波光粼粼,遊人卻未有理會漸次沉沒的天色。這是日暮時分的棉花堡,這是棉花堡的日落。


曾偉強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當旅遊巴士駛近棉花堡之際,我們已被雪山似的景象吸引着,那影像排闥而來,直如夢幻一般。從車窗外望,近山頂的崖邊有不少遊人在徉徜。導遊說那裏便是我們的目的地,將是我們踏溫泉的地方。

土耳其雪糕之謎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結束土耳其之旅,返回香港之前,率先在「香港」吃了一頓午飯。領隊特意安排在行程最後一天,在伊斯坦堡一間以「香港」為名的中餐館用午膳。不過,餐館的老闆明顯與香港無關。

那頓午飯六餸一湯,但嚴格來說,卻可以說只是五餸一湯,因為其中兩道菜是炒芽菜和炒蛋。那豈不是芽菜炒蛋分碟上?其他餸菜有炒雜菜、原條蒸魚、酸甜雞丁和一道無以名狀的炒肉片。那窩湯是我最欣賞的,是雞絲粟米蛋花湯,勝在「清淡」和熱氣騰騰。

在行程的最後一天,除了到大市集「朝聖」以外,其他都是自費活動,包括乘坐渡輪遊覽博斯普魯斯海峽、參觀杜馬伯爵皇宮和地下儲水道大市集。但由於人數不足,博斯普魯斯海峽遊告吹了,這個真的很可惜。而有「地下皇宮」之稱的地下儲水道大市集,也只有約半數團友前往參觀。當然,我們都沒有錯過杜馬伯爵皇宮。

那個上午,從安卡拉往伊斯坦堡的行車途中,在中途休息的時候,我和玉琴也跟當地人一般,捧着土耳其紅茶在逛那個小商場。紅茶一個土耳奇里拉一杯,很相宜。

紅茶是土耳奇人生活的一部分,每一天都由一杯熱紅茶開始,三餐飯後和閒來打發時間更少不了它。數天下來,我們也不自覺地沾上了這習慣。土耳其紅茶必定是盛於葫蘆形的透明玻璃杯中,有玻璃小托盤,通常賣茶的人會附上一顆方糖,但由於土耳奇人嗜甜,所以都會加兩顆糖或以上。我和玉琴則喜歡無糖的原裝紅茶。

呷着紅茶游走小商場的當兒,也有一點小小的意外收獲。我們看到了其中一個櫃檯有吉他型的時鐘出售,雖然是塑膠外殼,而且是中國製造,但玉琴喜歡,最終也買了一個。

小休後繼續行程,目的地便是那間名為「香港」的中餐館。用過午飯,有一點自由時間,我們便逛塔克西姆廣場(Taksim Square)。這次是第二次逛塔克西姆廣場了,第一次是剛抵達伊斯坦堡的那個早上。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晨,由於航班抵達伊斯坦堡時為時尚早,景點尚未開放,因此有約兩個小時的空閒時間。領隊便帶我們到塔克西姆廣場,欣賞當地供應道地早餐的餐廳餅店。土耳其的早餐以麵包為主,有數不清的款式,事實上,土耳其人可謂無包不歡,早午晚三餐均配以麵包。就是街邊道旁,也不時看到售賣麵包的流動小販,也有頭頂一大盤麵包,如耍雜技的麵包販子,令人嘆為觀止。

然而,由於那個早上冰冷有雨,加上剛下機,沒有充足準備,我和玉琴幾乎被冷壞了,所以在欣賞過各式麵包之後,便躲進「麥當勞」喝熱巧克力,給身體加添一點熱量。團友馬先生和雷先生還吃了一份早餐。由於時差關係,當時應已是香港的午飯時間,我當時沒有在意,後來才後悔沒有和他們一樣吃點東西,因為當天的午飯時間,也就是香港的晚餐時間。就是這樣,當天整個伊斯坦堡的上午,便是飢寒交迫地游走十根宣禮塔之間。

塔克西姆廣場位於伊斯坦堡的歐洲部分,是個大型購物、旅遊休閒區,以餐廳,商店和飯店聞名,不少國際快餐連鎖店也已紛紛進駐,如必勝客、麥當勞、星巴克和漢堡王。「塔克西姆」就是匯聚的意思。

廣場上的共和國紀念碑是它的地標式建築物,建於一九二八年,紀念土耳其共和國成立。而廣場最吸引之處,不是名店,而是包圍紀念碑的野鴿群,天空偶爾還有海鷗在飛舞,煞是好看,亦予人難以言喻的舒暢。

廣場也是舉行遊行、新年慶祝活動或其他社會公眾活動的熱點。當我們在「香港」吃過午飯,自由地游走廣場的期間,便遇上了一次遊行示威活動。當時我突然發覺身後的燈柱上站滿了手持攝影機的人,回頭一看,前方浩浩蕩蕩的來了一批遊行人士,他們高舉橫額,高叫口號,來到我們站立的位置附近便停了下來,接受媒體訪問。路旁的大廈內還有人撒下彩色紙屑,似乎是表示支持。事後領隊打趣地說,這是特別行程,讓我們都有機會上電視。

由於時間充裕,我和玉琴離開人群以後,便找了一間小店,品嚐道地的土耳奇咖啡。該店的名字是「Marmara」,早於一九七○年開業,是一間小餐廳,地舖是廚房和外賣部,也有售賣麵包,二樓才是餐廳。我點了土耳其咖啡,玉琴則點了鮮榨石榴汁。土耳其盛產石榴,隨處有售。

土耳其咖啡是小小的一杯,一般不會攪拌,以免令沉澱在杯底的咖啡渣浮上來。傳統的土耳奇咖啡是和渣共飲的,據說也有其獨特的煮法,是把咖啡粉放在長柄小銅內煮,煮的時候,亦必須注意火候,因為一杯完美的土耳其咖啡上,應有一層完美的泡沫。我們在安卡拉的超市買的即沖土耳其咖啡,恐怕如何也沖不出那一層泡沫來。

除了土耳其茶和土耳其咖啡,在行程期間,我們也品嚐過著名的蘋果茶(Elma çay)。雖說是茶,但一點茶味也沒有,顏色是櫻桃紅,進口酸酸甜甜。一般店舖售賣的是粉末式的茶粉,這種沖劑添加了糖和香料,時間一久,會凝固起來,令到品質變壞。另一款是天然果粒的蘋果茶,雖然要煮,但喝起來比較道地,也不虞日久凝固變質。

那個塔克西姆廣場的下午非常愜意,還欣賞了一個名為「今天的土耳奇」的小型攝影展,其中一幅令我印象最深的相片,是一幀伊斯蘭墳地的照片。相片主調是灰色,隱隱發出呼喚,引人深思。伊斯蘭奉行土葬,它的墓碑看似棺材,安放在地面,前後均豎起石碑。

逛畢塔克西姆廣場,我們便前往杜馬伯爵皇宮參觀,然後兵分兩路,一批參觀地下皇宮,另一批則逕自前往大市集,最後在大市集的停車場會合,前往毗鄰大市集的魚市場用晚餐。

我們吃晚餐的餐廳名叫「海豚」(Dolphin)。事實上,伊斯坦堡魚產量豐富,每當旅遊巴士經過歐亞大橋的時候,都會發現大橋兩邊滿布垂釣人士。雖然土耳其料理中的魚很有名,但我們的晚餐卻沒有驚喜。反而是飯後離開餐廳,返回旅遊巴士時,經過一間土耳其雪糕店,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喜悅。

那是傳統的土耳其雪糕,當地人稱為「Dondurma」,質地非常黏稠,吃起來有點像糯米糍。那位售賣土耳其雪糕的小販,年逾五十,長了鬍子,身穿傳統鄂圖曼民族服飾,手持一根長長的金屬棒,攤檔掛上搖鈴,用作吸引顧客。

當客人付上三個土耳其里拉後,他會用那根附有鏟子的金屬棒,像炒菜般在桶內攪動、拉扯雪糕,然後鏟起,把雪糕放到雪糕筒裡,再把雪糕筒黏在金屬棒上,遞給顧客。然而,這才是戲肉所在。當客人取雪糕筒時,他像變魔術般把雪糕取走,剩下一個空空如也的雪糕筒,就在顧客發呆之際,他又舞弄金屬棒,把注滿雪糕的雪糕筒重新遞過來,如此翻覆捉弄客人,但被捉弄的顧客不但毫不介意,反而被逗得呵呵大笑。

土耳其雪糕聲稱是世上最堅韌的雪糕,也是土耳其獨有,不會出口。土耳其雪糕主要成分是山羊奶和蘭莖粉(salep)。蘭莖粉便是使到土耳其雪糕如此黏稠的秘密所在。

記得在前往奇石區的途中,在「MADO」吃雪糕時,看見餐單上有「Salep」這款飲料,當時不知是啥,卻原來這種蘭莖粉大有來頭,而且營養豐富,當地人和前鄂圖曼帝國領土的人都喜歡用它來調製飲料。

蘭莖粉是把土耳奇獨有的野生蘭花的根莖壓碎製成的,而這些蘭花只生長在土耳其東南部,是非常稀有的品種。然而,由於每一公斤蘭莖粉需要耗用上千朵蘭花,因而令到這種珍貴的蘭花瀕臨絕種。蘭莖粉現已被禁止出口。

這不禁教人感慨起來,大自然予人類無數的珍寶,而人類卻不僅不懂回饋,反而予取予求,恐怕就是希臘的豐收女神「阿耳忒彌斯」(Artemis),也無法滿足人類的貪欲。當我們欣賞過土耳奇雪糕小販的表演,一口一口地吃土耳其雪糕之際,也許是時候好好的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曾偉強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Sunday 27 May 2012

蟬,夏日的禮讚

近日清晨時分,除了鳥鳴,還聽見蟬噪。幾次被這大自然的歌聲從睡夢中喚醒。倏地察覺到春季已然離開,而夏季正悄然降臨。

記得小時候,每年的夏季,都會給蟬吵得不亦樂乎。當年少不更事,不知就裡,頑皮的同學還會捕蟬嬉戲。雖然蟬聲吵耳,影響上課,但這大自然的樂章卻又予人一種莫名的興奮,無比的樂趣。近年蟬聲已不再如從前般響亮了,也許是因為人類的活動壓縮了蟬的生存空間罷!當混凝土漸次替代泥土,綠化取代綠林。

從前以為蟬的生命是短促的,因為每當我們聽見蟬鳴之際,便是蟬生命行將結束之時。事實是,羽化後的蟬只有數周的生命。然而,蟬的生命不是瞬眼即逝的,而是長達五年至十七年不等。

蟬的一生,就是為了等待死亡。而在生存期間,絕大部分時間蟄伏在地下,經過多次的蟬蛻,最後羽化。羽化後的蟬開始鳴噪,進行交配,雄蟬交配後便會死亡,而雌蟬產卵後,生命亦隨即告終。蟬的存在只有一項任務,是大自然交給牠的使命,就是孕育下一代,讓這一物種永續留存。

由於蟬能發出恍如「知了,知了」的聲音,所以蟬又叫作「知了」。但其實,只有雄蟬會鳴,牠的腹部像蒙上了一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由於鳴肌每秒能伸縮約一萬次,蓋板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共鳴作用,所以其鳴聲特別響亮,時而激昂,時而低吟,活像一首抑揚頓挫的樂章。

雌蟬沒有腹鼓膜,所以是不能發聲的「啞巴」。雄蟬鳴唱不停,為的是吸引雌蟬前來交配。在交配受精後,雌蟬就用像劍一般的產卵管,在樹枝上刺成一排小孔,把卵產在小孔裏。每個產卵孔有卵六至八粒,一條枝條上所布蟬卵,可以多達九十餘粒。幼蟲從卵孵化出來後,呆在樹枝上,等待秋風把它吹到地面,甫落地,便立即在鬆軟的泥土往下鑽,鑽到樹根邊,吸食樹根液汁維生。

幼蟲在地底生活,少則三、五年,多則十七年,從幼蟲到成蟲要通過五次蛻皮,其中四次在地下進行,而最後一次,是鑽出土壤爬到樹上蛻去乾枯的淺黃色蟬殼,羽化成會飛的成蟲。蟬的一生可以說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黑暗世界,雖然壽命可以很長,但在陽光下生活的日子,則只有數周而已。

不得不提的是一種名為「十七年蟬」的周期蟬。牠原產於美國東部地區,是昆蟲界的壽星公,因為一般昆蟲只有約一年的壽命。這些蟬的若蟲在地下蟄伏十七年才破土而出,進行羽化。十七年蟬的這種奇特生活方式,目的是避免天敵的侵害,確保安全延續種群,因而演化出這種漫長而隱秘的生命周期。有趣的是,蟬的歲數必為質數,要麼是五年、七年,要麼是十三年、十七年。

由於蟬奇特的生命周期,在中國,牠象徵復活和永生。蟬的幼蟲形象始見於公元前二千年的商代青銅器,從周朝後期到漢代的葬禮中,人們總把一塊玉蟬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護和永生。在中國,蟬亦稱為「齊女」。《古今注》云:「齊王后忿死,屍變為蟬。登庭時嘒唳而鳴,王悔恨,故世名蟬曰齊女也。」仇遠的《齊天樂‧蟬》便有「齊宮往事謾省,行人猶與說,當時齊女。」之句。

古時候,人們以為蟬棲於高枝,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烟火,是高潔的象徵,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自況。《唐詩別裁》曰:「咏蟬者每咏其聲,此獨尊其品格。」駱賓王《在獄咏蟬》便有:「無人信高潔。」之語。李商隱《蟬》亦有「本以高難飽,我亦舉家清」之句。虞世南《蟬》也有「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名詩傳世。他們都是用蟬喻指高潔的人格。

從前,人們相信蟬以露水為生,但究其實,每當蟬在樹枝上引吭高歌的時候,牠同時用尖細的口器刺入樹皮,吮吸樹汁。流出來的樹汁又吸引各種饑渴的昆蟲,如螞蟻、蒼蠅、甲蟲等前來飲用,這時蟬又飛到另一顆樹上,另開「泉眼」。蟬一天到晚地吮吸樹液,攝取大量營養和水分,延長自身的生命。因此,如果一棵樹上被蟬鑽出十多個洞,樹便可能因樹汁流盡而枯亡。大自然奇妙之處是,各物種的生死相互依存,亦相生相剋。

蟬的排泄亦與其他昆蟲不一樣,它的糞液貯存在直腸囊裏,緊急時隨時都能把屎尿排出。例如當受到攻擊時,便急促地把體內的廢液排到體外,除了用來抵禦敵人,也可以減輕體重以便起飛逃走。

弔詭的是,蟬可說是見不得天的昆蟲,一旦暴露在白日之下,便是就木之時。雖然壽命很長,但幾乎一生都在黑暗的地下度過,這是生命的遺憾,還是生命本來如是?蟬在泥土裏寂然無聲,不見天日,卻清楚知道哪一天要破土而出,飛上枝頭,完成任務,安然歸天。

蟬以歌聲向生命致敬,是生命的頌歌,詠嘆生命的力量,告訴生活於日光之下的人類,生命在乎的,是上天賦予的活力。從樹上掉進泥土,再從泥土回到樹上,展開夏日的禮讚,完成一期的生命。在星空下,在月色中,在陽光裏,蟬肆無忌憚地歌唱,那磅礡的氣勢,連綿的歌聲,教生命的舞台永不落幕。

曾偉強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七日

Thursday 17 May 2012

推廣文化與思想改造

一切生活習慣、行為模式,都是個人與集體思維的具體表現,也就是一時一地的文化特色。文化是動態的,亦是可變可塑的,所以才有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如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後現代文化、黃河流域文化、尼羅河流域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中華文化、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帝國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文化、資本主義文化等等。

如何為文化下個定義,確實煞費思量,但毋庸置疑的是,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舉凡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文學藝術、語言文字、傳統習俗、倫理觀念、生活方式、行為規範等,統而稱之為文化。

「文」,原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易‧繫辭下》曰:「物相雜,故曰文。」根據《說文解字》:「文,錯畫也。化,敎行也。」《增韻》云:「凡以道業誨人謂之敎。躬行於上,風動於下,謂之化。」《禮‧樂記》亦有「化民成俗」之語。簡而言之,文化,也就是多元教化,如《禮‧樂記》所言:「五色成文而不亂」,本身已含有兼收並蓄,熔冶一爐的意思。

自古以來,文化之重要,不下於金戈鐵馬。《說苑‧指武》曰:「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前蜀杜光庭《賀鶴鳴化枯樹再生表》云:「修文化而服遐荒,耀武威而平九有。」文化通達,矛盾在人。不同的文化的衝突,由來自有。但更多的是文化的融合,例如金蒙清入主中原後,都融入了中華文化,而金蒙清自身的文化亦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不論中外,歷史上都有因文化衝突而引發的鬥爭,例如十字軍東征。但更可悲的是自身的文化鬥爭,例如文化大革命。文化就是生活習慣,思維模式,文革的目的,便是要推倒固有的文化,建立新的文化,也就是摧毀傳統的生活習慣,毀去一代人的思維方法,重新植入新的意識形態,徹底改變人民的行為習慣。

文化可以改變人的行為習性,但必須透過教化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可以是百載的錘鍊,亦可以短在須臾。例如目下的「低頭族」、「點指族」,都是智能文化的結果,短短數年,便已蔚然成風。事實是,文化就是生活,亦離不開生活。教育也就是把現有社會倫常,道德觀念自小便植入人的腦袋,本身亦是一種掌控思維建立的過程,從而掌握人的思想行為,進而控制人的生活模式。

文化的前提是人的存在,而任何人也必須經過社教化的過程。推廣文化,也就是改造社會。「化」有質變的意思,正如社會在發展,其實也在改變,而社會的改變,也使到人一同改變。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也在耳濡目染,隨着社會的改變而改變。例如從前沒有數碼相機,但對自己拍下的照片很有信心,數碼相機出現了,卻總是不放心,必須即時看看行不行。這就是行為思想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

社會不住的改變,問題是朝哪個方向改變,改變亦不一定代表向前,也可以是倒退,問題是社會的自然發展還是由政府主導。香港從來沒有一個明確的文化政策,這到底是幸還是不幸,沒有人說的準。但肯定的是,我們的文化政策如何,我們的社會便將如何。事實是,設立文化部門推行文化政策並不是新事物,澳門有文化局,台北、台中、台南都有,中國國務院轄下也有個文化部。龍應台說的好,文化部門不應為政治服務。只是不得不教人憂慮的是,文化政策向來也是控制思想的工具。

根據澳門文化局的網頁,其抱負是「 立足澳門,心懷祖國,放眼世界,獻身文化建設,傳承、弘揚優秀文化」,其使命是「保護文化遺產,引領藝術審美,扶持民間社團,培育文化藝術人才,發展本土文化產業;以鮮明的澳門文化特色融入珠江三角洲的未來發展,擔當中西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角色」,而更要的是,其信念是「從人文關懷出發,以文化鑄造城市的靈魂」。

好一句以文化鑄造城市的靈魂!實在難以想像一個沒有靈魂的城市是何模樣,是多麼的可怕。只是不知道香港的靈魂在哪?我們沒有保護文化遺產,沒有發展本土文化,抹去了鮮明的香港文化特色……。有的只是心懷祖國!


曾偉強
二○一二年五月十七日

Sunday 13 May 2012

熱狗巴士

「懷念着您,想起舊事,從前日子,多少恩義,誰料到今天再難相見……能令我天天癡癡懷念你。」突然想起這首許冠英的舊歌。也許真的只有永遠失去,才會永遠的思念。心底裏段段回憶,腦海中種種影像,埋藏已久,今天倏忽浮現,有如泉湧。

隨着最後一班車開出,俗稱「熱狗」的非空調巴士,正式駛進歷史的廣場,絕塵而去,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然而,教人懷念的豈只一輛普通巴士,還有在車廂內渡過的年與月,日與夜。

小時候,還沒有空調巴士之前,記得有一段免費乘巴士的日子。那段日子雖然短暫,卻又是記憶猶新。也許就在那個時候,愛上了巴士,每次外出要乘坐巴士,都有一股莫名的興奮和期待。年長以後,開始買票乘車,當年還一度收集起一疊又一疊的車票。

後來取消了售票員,設立了自助付費機,便經常盤算着身上的硬幣多少,因為機器是不設找贖的。可惜的是,當年所收藏的車票,因為搬遷而違失了,要不然,現在必定相當珍貴。年輕時乘巴士,除了必定坐上層,還最愛打開巴士的車窗,享受迎面而來的清風,一個字:「爽!」空調巴士就是欠缺了這種自然的快意。

中學時代,有些年中午會乘巴士回家吃飯,然後又乘巴士趕回校上課。由於學校與巴士站有一段距離,每次都會以急促的腳步趕往巴士站。有些時候,看見巴士正在駛來,便立即起步跑,有如百米衝刺。或許是因為這般訓練,曾經在陸運會贏得一面四乘一百米接力賽銅牌。

有一回,同樣是在追巴士,但一個不小心,摔倒了。除了弄破了褲子,膝蓋還流了許多血。幸而最終還是登上了巴士,但車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那種感覺實在尷尬得無以復加。那一次意外,教我畢生難忘。

從前上課上班都離不開巴士,而漫無目的地出外「殺」時間,也選乘巴士,因為車程長。假如仔細計算一下,當年在「熱狗」上渡過的時間真的不少,而在車上的時候,除了看窗外光景,也最愛天馬行空,胡思亂想。隨着車輪的前進,奔向不測的未來。

有一段時間,差不多約一年的時間,每天午飯過後便乘「熱狗」往佐敦,然後逛一、兩個小時,通常是在快餐店看書或胡亂寫點東西,之後又乘同一路的巴士回葵涌的家,回到家裏剛好是晚飯時間。那是一段賦閒的日子,真正失業時,真正的朋友不多,「熱狗」算一個。

在「熱狗」上流浪的日子還不只這些,那個年頭,也有在外流連忘返或不欲回家的時候。有一次,已想不起所為何事,已是深宵時份,獨個兒從大埔乘巴士回大角咀,本來打算中途轉車回家,但因為實在太累,在車上睡着了。當我睜開眼睛的時間,嚇然發現車廂潻黑一片,只剩下我一個人。而巴士已安靜地停在總站,四處空無一人。

當年沒有手機,求救無從。我從上層走到下層,來回踱步了好一會,突然靈機一觸,走到司機的座位前,找那個開門的按鈕,自己放自己下車。當時拖着疲憊的身軀,卻又不知那裏來的傻勁,在月光引路下,從大角咀徒步回家。深夜的寧靜,街上的寂然,卻又是一番感受,一次難忘的經歷。

人生亦是如此,常有被困或自困的時候,當身邊看似無人相助之際,最佳的助力其實就是自己。黑夜終會過去,但又有誰能領會和欣賞黑夜之美?

及後為了趕上生活的節奏,加上始終接受不了空調巴士的侷促不安,主要的交通工具已由巴士改為地鐵。現實的無奈是空調巴士愈來愈普及,而「熱狗」卻愈來愈少。每次在街上看見「熱狗」經過的時候,都會遙相凝視,佇立良久。那份失落實不足為外人道。

上世紀卅年代,九龍巴士創立之初,所有巴士都是單層的普通巴士,一九四九年後大批大陸人士湧入香港,令人口激增,九巴便引進雙層巴士。而「熱狗」之名亦不脛而走。因為雙層巴士外形有上下兩道紅邊,車體黃色,活像吃的熱狗。當然,在高溫天氣下,車上乘客當然也只有一個「熱」字描之。換句話說,「熱狗」真的陪伴香港人走過了從貧到富的七十多年。

記憶所及,空調巴士應在八十年代末引進香港的,但一直為人詬病,不獨車費高、車廂冷,而且不環保。事實是,空調巴士是導致空氣質素驟降的元兇之一。至今仍有不少人不習慣「冷氣巴」,不是把風口關掉,便是披上外套,更有人聲稱會感到暈眩。究其實,關在密閉的空間並不符合人類的自然本性。

在沒有空調巴士之前,「熱狗」縱橫港九新界,雙層的,單層的,即使後來有了空調巴士,仍偏愛「熱狗」,因為這輛普通巴士,代表着我們成長的歲月,和不少難忘的回憶,當中的真情實感,有血有淚,有喜亦有悲。歷史無情的向前走,「熱狗」卻留下永不褪色的印記。

曾偉強
二○一二年五月十一日

論靈魂不死

靈魂之有無,滅與不滅,一直是宗教家和哲學家的重要論題。靈魂的亡與不亡,不但是哲學上的重要課題,而且是人生的大問題,因為宗教並非僅僅着眼於一期的生命,更注重的是來生。不過,要確立靈魂不滅,更重要的還是哲理的支持。

自原始初民以還,人類便確信靈魂之存在。初民更相信萬物有靈,不論鱗羽走獸,花草樹木,甚至是一山一石,都是有靈的。在原始社會,靈魂的本質就是力量,由於人力有限,面對大自然的風雷雨電,人力顯得極之渺小,初民便移情於靈魂,相信靈魂擁有超然的力量,人死後可以化為神祇,保護族人後嗣,抗衡大自然的威脅。

原始的靈魂觀,因應情境不同,對靈魂亦有不同的稱謂。澳洲土著將靈魂分為內部靈魂(Internal soul)和外部靈魂(External soul)。內部靈魂的意思是整個身體都被視為靈魂的物質部分,至於外部靈魂就是可以離開身體的靈魂。例如人會做夢,便是外部靈魂暫時離開身體所致。

非洲中西部的加彭(Gabon),對靈魂更有七種命名形式,包括ebanlemedziikingzelnsissimkhun。其中ebanlem分別位於腦和心,在人死亡時消失。 Edzii是個人的名字,也會在死亡時消失。Ki是個人的標誌,在肉體消失後使自己不朽的力量。Ngzel是作為靈魂活動的原理。Nsissim就是靈魂的替身。Khun是有機體消失後的靈魂,化為鬼。

由此可見,原始初民雖然相信靈魂的存在,但亦非無定形的物質,並且以腦、心替身、鬼、象徵性的名字或標誌等呈現出來。而對於靈魂之滅與不滅的問題亦沒有定論。故此,要論證靈魂的亡與不亡,便得跳出原始的靈魂觀,探討靈魂的本質。

對於靈魂的存在與否,一直是人們爭論的話題之一。相信靈魂存在的人認為,即使肉體死了,靈魂依然存在。否定靈魂存在的人則認為,靈魂只是人們出於對死亡的恐懼而想像出來的東西,人死了,生命就結束了,一切都沒有了。一直以來,人類都無法證明靈魂存在,亦無法否定靈魂的存在,故此,有人認為,靈魂是個信與不信的問題,信則有,不信則無。

然而,哈佛大學物理學家、量子物理學家麗莎‧藍道爾(Lisa Rundall)宣稱,自二○○一年起聯合美國聞名物理學家John Swegle、康涅狄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荷蘭Rijnstate醫院心血管中心的沛姆‧凡‧拉曼爾醫生(Pim Van Lommel)、美國心理學家雷蒙‧穆迪(Raymond A. Moody, Jr)博士、英國外科醫生山姆‧帕尼爾(Sam Parnia)研究靈魂是否存在的科學證據,經過認真研究和無數次試驗,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證實靈魂確實存在。

山姆‧帕尼爾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個用科學實驗證明靈魂存在的人。他的實驗透過瀕死經驗而取得成果。假設病人死後靈魂能浮升起來,還能看到自己的身體,看到醫護們在搶救他,看到天花板上的燈,那麼,如果在天花板的下方放一塊板,板上放一些只有帕尼爾自己知道的東西或圖畫,那麼,靈魂浮起來的時候便應該能看到這些秘藏的東西。如果這個病人被搶救過來,而又能夠說出那些東西是什麼的話,便能證實靈魂是真實存在的。

帕尼爾研究了一百多名病人,發現其中七個被救活過來的病人,醒後確能說出自己靈魂離體時看到的景象,包括天花板下秘藏的東西。這個實驗對研究員而言意義重大,也是世界上首次用科學實驗的方法,證實了靈魂的客觀存在,是人類生命存在的另一種形式,並非虛構出來的幻像。

人無疑是靈魂與肉體合成的理性動物。人能有抽象思維和概念,例如對真善美和愛情的追求,正義感和無私等情操,並且不受時空的限制,這些都與物質毫不相干,屬於非物質的部分。非物質的東西不可能來自物質,故此,產生這些抽象思維與概念的根源是「精神體」。因此,靈魂的本質就是「精神體」。靈魂是抽象觀念及思想的根源,思想和抽象概念是「單純體」,故產生思想及抽象概念的根也應是「單純體」,即是單純的實體,沒有部分,不能分割,因而不能毀滅。

唯物論者否定靈魂不滅說,例如德謨克利特不僅相信「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體」,也同時強調基於靈魂的物質性,所以靈魂屬有死性。在他看來,壓根兒不存在「不死的靈魂」。對他而言,死亡是自然和不可避免的,而人的靈魂又是有死的,那麼,便不存在死後世界,因此,凡人皆可無懼於死亡。然而,假如人死真如燈滅,那麼何來德福相報,現世便是一切,不獨有違宗教的道德律,亦會導致混沌的人間世,追求現世的享樂,甚至作奸犯科亦肆無忌憚。

相反,唯心論者則認為靈魂是不死的,靈魂不死說更是畢達哥拉斯死亡哲學的理論基石。而在柏拉圖眼中,人類對靈魂不死的疑慮愈來愈重要,因為人們總是擔心,當靈魂離開身體時,可以在那裏重新尋得一個位置。柏拉圖對於死亡的根本命題便是「死亡是靈魂從身體的開釋」,是永恆不死的靈魂擺脫肉身的束縛而重新獲得自由。柏拉圖對靈魂不死作了系統的分析,證明靈魂是不死的,其論點有五項,包括靈魂的回憶、理念的證明、靈魂結構的證明、靈魂起源的證明和道德的證明。

所謂靈魂的回憶,是指靈魂的先在性和不死性構成了「知識就是回憶」這一認識學說的可能性。也就是說,靈魂投生為人之前存在於某個地方,已經掌握陽間和陰間的一切東西,因此獲得了所有事物的知識,所以能把以前所得到的關於美德和其他事物的知識回憶起來。因為人類通過後天經驗,只能獲得關於「可見世界」的意見,而不能獲得關於「理念世界」的知識。故此,柏拉圖斷言,只有通過靈魂的回憶,才能獲得關於理念世界的知識。

柏拉圖也改造了「同類相知說」,提出「凡有死的東西都認知不到不死的東西」這一條準則,並對靈魂做出了理念論的證明,也就是說,既然理念是永恆的、不變的和有神性的,而靈魂能夠理解理念,則靈魂本身也就必定是永恆的、不死的和有神性的。

靈魂的本質既是「精神體」,也是「單純體」,故此,靈魂的結構是非復合的、單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所以靈魂就不可能有任何變化,既不可能產生,也不可能毀滅,因此是不死和永恆的。

柏拉圖曾經把靈魂定義為「能夠推動自己運動的東西」,並斷言「凡能夠推動自己的東西就必定是不為他物所產生的東西,因而就必定是最初的東西,故而必定是永恆和不朽的東西」。他在《斐德羅篇》中便指出:「凡是靈魂都是不朽的,因凡是永遠自動的都是不朽的。」

在《國家篇》中,柏拉圖從道德倫理角度討論了靈魂不死的問題。他指出,「靈魂是不能被某種惡的東西消滅的,不論內在於靈魂的惡,還是外在於靈魂的惡,因此靈魂是永恆地存在着的,假使靈魂是永恆地存在着的,那它就一定是不朽的。」柏拉圖認為,既然在塵世上行善未必有善報,作惡未必有惡報,則美德的酬報就應求諸靈魂的永生。因為不在生前,必在死後。正如中國俗語所言,「善惡到頭終有報」。

俗語說:「惡有惡報,善有善報,若然未報,時辰未到」。一切的果報,「不在生前,必在死後」。與其說死亡是萬事的終了,毋寧說是一切的開始,一切都以死亡為開端,重新審視善惡。因為每人生來都有一把秤,平衡善與惡。死後秤一秤,到底是善的結餘,還是惡的結餘。所以好人在世,可能受苦受難,但死後必得報賞;相反,惡人胡作非為,雖然在世享盡榮華富貴,但死後必得應有的懲罰。

然而,靈魂不死觀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生前的規範,也就是從死亡觀回歸人生觀。與其說靈魂不死着重於有機體死後的賞罰,不如說是規範生前的道德行為。因此,靈魂不死的重點應重新定位於「不在死後,而在生前」,從靈魂不死觀引導人們注重生前的行為思想。正如柏拉圖所言,靈魂中也有好和壞的成分,因此,人們要「當自己的主人」,發揮靈魂中好的部分,使心靈能夠公正、節制人欲、攝制自心、超脫物欲,追求真善美,從而獲得道德的圓滿和靈魂的解脫。


曾偉強
二○一二年五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