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 September 2012

盂蘭的真義

時代在變,多少人走到最前,多少人和事被留在後面,多少新的發現,在迷失中不住呈現。這個鬼月,少了「燒衣」祝禱,聽不到神功戲的大鑼大鼓,看不到派平安米的報道,也許,這個年代,人比鬼更可怖。

從前,每逢農曆七月,到處都是「燒衣」的人,灰飛飄浮,在街上,也會進屋。滿街都是芽菜、豆腐等用作祭祀之物。現在一來是管制多了,尤其是屋村內,只可以在指定地點燃燒衣紙,二來是真正祭祀的人少了,因為那些傳統被視作迷信。縱使在這個太空時代相信鬼神的人不見得減少。可能是時代的步伐太快了,現代人壓根兒抽不出時間來應節;又或是盂蘭的傳統也和其他傳統一樣,正在消失。

「燒衣」是香港開埠以來一直保存着的民間風俗。撒錢的習俗雖已少人為之,但亦有人仍然這樣做。每年踏入農曆七月,人們都會在入黑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豆腐、白飯、芽菜等祭品,在路邊拜祭一番,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在下農曆七月下旬出生,經常也懷疑七月生的人會否與常人有異,也許真的有一點罷!對於農曆七月,總有點說不出的感情來,畢竟這是我的生月。

七月是鬼月,因為七月有鬼節。從前一直相信農曆七月十四日是盂蘭節,即俗稱的鬼節。但後來才知道,這原來是個誤會。真正的盂蘭節應是七月十五日,也即是中國道教的中元節。盂蘭是從印度佛教傳入的節日,恰巧兩者碰在一起而已。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中的中元節,這是道教的節日。至於為何變成了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軍入侵某地,當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因此,一些地方,尤其是華南地區,便以七月十四日為中元節。李商隱《中元作》便有「絳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之句。盧拱《中元日觀法事》亦有「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之語。

雖然有不同的表達和過節的形式,但中元節、盂蘭節及鬼節都有祭祀祖先、赦罪懺悔的文化內涵。

根據道教的傳說,陳子禱與龍王女兒結婚後,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個孩子,這「三官」主管人間的賜福、赦罪、解厄三個任務,他們在這三天到人間巡遊,檢視人們的道德品質,好的賜福,壞的降罪。

其中「地官」掌管赦罪,所以中元節並不只是個賞善懲惡的節日,主要仍是個「赦罪」的節日。所以中元節又是中國的「懺悔節」和「贖罪節」,一年中有罪過的人,可以在中元節這天通過各種儀禮,檢討過失,請求天地人的寬恕。不禁問,那些真正需要懺悔的人懂得這些嗎?

中國民間稱農曆七月十五日為鬼節,七月為鬼月。相傳七月十五日當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被釋放出來,後來演變為整個七月都會鬼門大開。在七月,有後人祭祀的鬼魂會回家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則到處遊蕩,徘徊人間找東西吃。所以人們在七月會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布施的活動,以超渡孤魂野鬼,以免它們為禍人間,同是祈求除病去災。這亦是中國傳統倫理博愛思想的延伸,後來則發展為盛大的祭典,稱為「盂蘭盛會」。

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盂蘭盆節,原意是敬賀和感恩的意思,起源於西元前五世紀的印度。佛教《枷藍經》記載,佛祖座下神通力最強的弟子目犍連,他的母親生前作惡太多,死後墮入阿鼻無間地獄,受無間苦。根據《盂蘭盆經》記載,目犍連某天神遊地獄,見母親化為餓鬼,不勝悲哀,於是送飯給母親吃,但飯還沒送到母親口中,便化為火燄。目犍連無計可施,求教於佛祖。佛祖說:「你母生前罪孽太深,以你一人之力無法化解,必須仰賴十方僧眾,在七月十五日,備百味五果,置於盆中,共同祭祀,供養十方鬼靈,超渡眾餓鬼,才能解救你母的危難。」於是目犍連依佛祖旨意行事,連母才能脫離鬼道。佛教傳入中國後,這個「目連救母」的故事便演變為盂蘭盆會。由此可見,佛教的七月十五盂蘭盆節,實有兩層含義,一是教人供養宗教僧眾,二是多作善事超脫先人罪孽,並提倡孝道。

據《佛祖統紀》記載,南北朝梁武帝時開始設壇舉行盂蘭盆法會。此後歷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唐朝時期,法會活動非常興盛,官民共樂。宋代以後,三教逐漸融合,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上自帝王下至庶民,皆至各地寺院舉行盂蘭盆勝會超渡祖先,以盡為人子孫的孝思報恩,與中國儒家「慎終追遠」的思想相脗合。《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佛。」其實,盂蘭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譯,意指「救倒懸」,佛經上說亡者的苦有如倒懸,應盡快解救。

鬼是何模樣,也許沒有人說得準,然而,所謂的鬼,實際上也就是活着的人對死去的親人所思所念,如在左右,恍若眼前。在歷史的長河中,烈祖烈先佔有重要的位置,每一個家庭,每一個民族,不知有過多少個親人往生。為了寄託對先人的集體思念,人們便寄情於七月十五日。七月半亦成為了一個美妙的日子,所謂同氣連枝,遙祭冥府先人,以寄哀思。


曾偉強
二○一二年九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