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7 July 2013

你會懷念新界菜嗎?

曾經,我們的餐單上有一款香港獨有的「郊外油菜」。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油菜變成「空運到港」,而「郊外」二字亦已在無聲無色之間消失掉。郊外油菜要空運到港,是香港的悲哀,港人的無奈。

可喜的是,當我們走進街市,仍有機會買到新界菜。而且價錢一般比進口菜便宜,當然亦比大陸菜吃得安心。可哀的是,現時新界菜主要來自新界東北的農場,亦即「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所覆蓋的地區,包括古洞北、粉嶺北,以及暫時擱置的坪輋、打鼓嶺。

換言之,一旦「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全面啟動,種植新界菜的農地亦會隨之全面消失,新界菜很可能成為歷史。到時香港人吃的菜,除了由日本、歐美等地區進口的貴價菜,一般市民就只剩下大陸菜一個選擇了。到那個時候,懷念新界菜,就如同我們現懷念元朗的養鴨人家。

香港曾經有一大片農地,有漁塘、雞場、豬場,亦曾經有大米出產,而著名的沙田柚,更是源產香港。但眼下香港大片農地被荒廢,甚至變成棕地。漁塘、雞場、豬場雖不至於完全消失,但亦成為瀕危產業。政府經常掛在嘴邊的是香港缺乏資源,但究其實,香港不是缺乏資源,而是欠缺遠見和規劃。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她的小麥不僅可以自給自足,仍可以出口,中國便進口不少美國小麥。而從日本進口的數百元一個的西瓜,亦令港人趨之若鶩。不少新進的新興經濟體,如土耳其,其農業亦佔經濟產值中的一個重要比例。不禁問,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就必定要犧牲農業嗎?

將農地改建住房,其惡果已在大陸浮現。四千年的農業大國,現在就是中國人的主要食糧,大米和小麥,也得依賴進口,那是莫大的諷刺,亦是中華人的悲哀,更惹來世人的竊笑。前總理溫家寶曾經說過要穩住「菜籃子」,因為那才是任何一個負責任政府真正重中之重的工作。

假如香港真的要走上這條不歸路,有朝一日,香港的平民百姓只有冒着生命危險來吃不太安全而且昂貴的大陸菜。梁振英不會明白市民吃菜難的問題,因為他在禮賓府和山頂大宅自己種瓜種菜。

究其實,糧食屬於戰略物資,當香港政府高調背棄市場經濟的同時,更不應不仔細考量我們的糧食供應。市民想要的是安居樂業,而要安居樂業,說到底,就是衣食住行。放眼當下,尋常百姓快要連麵包、雲吞麵也吃不起的時候,社會又安得和諧?假如香港僅存的農業也沒有了,我們吃無魚肉、食無瓜菜的日子便指日可待。

調刺的是,香港立法會仍然有漁農界的代表,但卻從來沒有農業政策,反而是大規模的開發土地,正在消滅本土農業。其實,農業與城市發展並無矛盾。農業的長遠規劃,不但可以提高本地供菜量,亦可確保菜價不會因內地的各種情況而大幅波動,有助穩定社會民生,市民亦有應有的選擇。

縱然香港本身的農產品不能亦不可能自給自足,但任何負責任的政府,都會維持最大程度的本土糧食供應量,也會亦必須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作出適當安排,避免糧食供應受制於人。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葫蘆裏到底賣什麼藥,一切已昭然若揭。


曾偉強
二○一三年七月十三日